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35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4篇
教育   3868篇
科学研究   963篇
各国文化   16篇
体育   211篇
综合类   159篇
文化理论   20篇
信息传播   554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118篇
  2015年   289篇
  2014年   596篇
  2013年   383篇
  2012年   390篇
  2011年   441篇
  2010年   387篇
  2009年   381篇
  2008年   463篇
  2007年   396篇
  2006年   250篇
  2005年   258篇
  2004年   221篇
  2003年   205篇
  2002年   144篇
  2001年   114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统一建模语言UML是一种基于面向对象方法学的规范可视化建模语言,对其组成、应用和建模过程进行了描述,说明了基于UML的系统开发过程是以用例为中心的开发方式。  相似文献   
92.
论编辑的职业道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编辑在和作与读的交往中,根据自己扮演的各种角色,形成了编辑特有的行为规范。主要内容可概括为:尊重作的劳动,维护作的权益;坚持质量标准,择优录用稿件;无私奉献,甘当无名英雄;多出精品,为读服务。编辑的这些行为规范,是对各种职业道德共同要求的具体化。  相似文献   
93.
妈妈的手     
妈妈长着一双大手,这双大手会做很多事:会和面,蒸出的馒头又白又大又香,炒出来的菜特别好吃;我的衣服脏了,这两只手搓呀搓呀,然后再用清水漂两遍。哈,衣服很快就变得干干净净了!这  相似文献   
94.
95.
一.教材(一)教材与考情分析仿用句式是指按照要求,仿照列举的句子形式,以规定的内容造句,能力层级为E级。这是一道综合能力考查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运用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近年的高考情况来看,仿用句式采用主观题形式考查。要求仿写的  相似文献   
96.
徐文彬 《甘肃教育》2011,(12):76-76
新课标提出:应加强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从学生熟知、感兴趣的生活事例出发,以生活实践为依托,将生活经验数学化。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97.
近年来,人们对语文教材“选文”的研究有了新的视角。王荣生在其论著《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中指出:语文教材里的选文,大致可以分出“定篇”、“例文”、“样本”和“用件”四种功能类型。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对语文教材中的“选文”进行认真的思考与定位,可以让我们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好教材、用活教材。  相似文献   
98.
邵建军 《甘肃教育》2011,(11):42-44
我省自2010年秋季启动高中课程改革,到2011年秋季课改年级将进入高二年级。按照正常教学进度,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在高二上学期将逐步进入选修Ⅰ课程的学习,物理、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在高二下学期也将开始选修Ⅰ课程的学习。  相似文献   
99.
女儿的归位习惯曾经很不好,这一度成为我的"心病"。特别是听说秩序感(归位习惯属于秩序感范畴)的好坏对于数概念发展影响较大时,更令我担心这会妨碍女儿今后学习数学。因为我本身就是个归位习惯不太好的人,用完东西喜欢乱丢,家里的环境也很凌乱。无疑,这对女儿归位习惯的养成起了负面影响。但是,我却不曾放弃培养女儿良好归位习惯的信念。果然,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女儿基本养成了用完东西归位的好习惯,说"基本",是因  相似文献   
100.
陈仅蔑弃以考据训诂解《诗》之法,倡导从《诗经》用韵入手,诵《诗》以会悟其情其趣。他认为,《诗经》是后世诗文用韵之祖,归纳剖析《诗经》用韵情况,并从用韵角度析论《诗经》中诗歌的章法结构及用韵造成的节奏之美、艺术特色。陈仅以韵诵《诗》,注目于"《诗》之为诗"的诗歌属性,是对《诗经》的文学诠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