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49篇
  免费   195篇
  国内免费   34篇
教育   1568篇
科学研究   1721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17篇
综合类   16篇
文化理论   11篇
信息传播   239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334篇
  2013年   263篇
  2012年   345篇
  2011年   425篇
  2010年   320篇
  2009年   301篇
  2008年   299篇
  2007年   254篇
  2006年   282篇
  2005年   180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7 毫秒
21.
静清 《江苏教育》2011,(4):F0002-F0002
江苏省沙溪高级中学坐落在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太仓市沙溪镇,创办于1914年。97年的风雨春秋,载录着丰硕的业绩。中科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原子弹之父”王淦昌,著名天体物理学家龚树模,中国新舞蹈创始人吴晓邦等一大批才俊从这里起步,走向人生辉煌。  相似文献   
22.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江苏省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江苏省委主委彭司勋,是一位著名的药物化学家、药学教育家,1919年7月28日出生于湖南保清县一个土家族知识分子家庭。抗战时期出国留学难,国民政府只派少数公费生出国。1945年,彭司勋的同学涂国士、沈家祥,药专第一届毕业生徐玉均、顾学裘、周廷冲等考取公费留学英国,进修药学。1948年,由单位推荐,经评审和世界卫生组织(WHO)驻中国代表处主任英语口试,彭司勋获得WHO奖学金,赴美国进修。与其一起获得世界卫生组织奖学金的有21人,药学仅他一人,护理学也只有一人,其余为临床各科医生,全部前往美  相似文献   
23.
今天的积蓄力量,是为了明天的展翅高飞,还有什么比看着自己的学生飞得更高、更快、更远,更令老师欣慰的呢?新年伊始的2011年1月14日,作为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获得者之一,也作为学生,我见证了胡锦涛总书记亲手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颁给我的导师王振义先生那庄严的历史时刻。此时此刻,想到此情此景,我依然难以平复内心的激动,禁不住重拾往日思绪,  相似文献   
2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教育部对此高度重视,指出职业教育科学发展要立足服务国家战略,需要院士高端指导。为落实这一精神,由中国青年报发起的两院院士职校行活动已经在陕西、浙江成功举办。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院士们对职教改  相似文献   
25.
大师弯着腰     
有一年,中国工程院院士、泌尿科专家郭应禄先生不慎摔了一跤,头部受伤了。为了不打扰别人,他到远离单位的大儿子家休养,也没有把自己受伤的消息告诉别人。这件事不知怎么被他早年的导师——著名学者吴阶平老先  相似文献   
26.
侯艺兵 《留学生》2011,(6):30-31
走进清华大学阶梯大教室里,记者悄悄地坐在最后一排座位,聆听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郝吉明教授的专业课。作为全国百名”高等学校教学名师”之一,郝吉明认为.教师不应该划分是否是名师,当教师就应该上讲台,与学生面对面地沟通。教师最重要的职责之一就是讲好课。  相似文献   
27.
声音     
《中国教师》2014,(14):2-2
<正>"院士要自律,如果不是自己专业里的事,或者没有能力做那么多,就不要在一些单位挂名。"——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小谟希望院士制度改革能进一步严肃科研道德,院士们也应该加强自律,为广大科技工作者,甚至知识分子群体树立正确的标杆。"父亲节在哪天不重要,重要的是子女怎么做。作为子女,为父母尽孝,应该是一种日常行为,而不应仅仅在过节时才表示一下。"——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是西方的"父亲  相似文献   
28.
<正>于敏常常对身边的人说:"核武器是成千上万人的事业,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你少不了我,我缺不了你。必须精诚团结,密切合作。"在那个百废待兴的年代,凭借科学救国,他带头揭开氢弹原理奥秘。那时的种种不为人知,现在也未必全都解密。如果不是荣膺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被誉为中国的"氢弹之父"的于敏也不会出现在公众的视线里。无独有偶,随着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全体掌声的响起,也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50周  相似文献   
29.
周光礼  罗睿 《教育研究》2021,42(10):138-153
任何国家的学术系统都是分层的,根据名望和影响力对学者进行等级区分是一种普遍现象.在中国学术系统中,院士是位居金字塔塔尖的精英群体.无论在科学家的心目中,还是在一般公众的观念上,院士都是国内最具权威、最具声望、最具影响力的人才头衔.中国科学精英的生成过程是一个光环叠加的过程.一方面,精英人才通过对优质教育与科研资源的获取不断进行学术产出和科研能力等资本的累积.另一方面,在"马太效应"的作用机制下,机构的声望、名师效应、海外留学与科研经历、行政任职等因素也在其成长过程中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30.
范学芝 《教育》2012,(6):59-60
2月的一天,梁启超最小的儿子,现已88岁高龄的梁思礼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说:“是父亲的做人与处事思想对我们晚辈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梁启超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他在匡国济世上施展雄才大略的同时,还十分注重对子女的言传身教,其渊博的学识和健康向上的思想也润泽在子女身上,先后悉心培养出三个院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