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881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2篇
教育   35804篇
科学研究   1775篇
各国文化   248篇
体育   681篇
综合类   740篇
文化理论   130篇
信息传播   2551篇
  2024年   114篇
  2023年   381篇
  2022年   293篇
  2021年   851篇
  2020年   970篇
  2019年   1127篇
  2018年   372篇
  2017年   1182篇
  2016年   1423篇
  2015年   1467篇
  2014年   3644篇
  2013年   3574篇
  2012年   3922篇
  2011年   3692篇
  2010年   3365篇
  2009年   2720篇
  2008年   3063篇
  2007年   2214篇
  2006年   1602篇
  2005年   1422篇
  2004年   1326篇
  2003年   1033篇
  2002年   786篇
  2001年   508篇
  2000年   518篇
  1999年   120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31.
132.
133.
134.
李岚清副总理在1997年11月19日召集李德伦等音乐家座谈并做了关于在高等院校提介交响乐的讲话,指出高雅音乐入校园对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具有其它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各高校努力创造条件为在校几百万大学生补上这一课。使得这批跨世纪的知识分子能具有这方面的必要修养。  相似文献   
135.
《槐花几时开》是一首非常出名的四川宜宾民歌,其歌词朴实、凝练,旋律优美,词、曲结合完美,感情含蓄真切,唱起来非常动听感人,已成为很多歌唱家的保留曲目。在美学方面,这也是一部值得挖掘的作品。它蕴涵了多种形式和形态的美,同时也包容了很雾美学思想。如何挖掘这一短小作品美的内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本文试从七个方面、两种形态入手,同时结合中、西方音乐美学思想来剖析该歌曲所蕴涵的艺术形象的美。  相似文献   
136.
稿源采珠     
江西熊燕谈音乐教育是一种富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审美教育,它借助倾听来欣赏音乐美。借助歌唱来表现音乐美,借助表演来发展音乐美,它对于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对音乐及外界事物的感知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在富有创意的音乐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启发求异思维,提供想象空间;采取合作教学,体现学生个性;丰富音乐内涵,追求最佳效果。只有这样才能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真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甘肃李登魁谈在音乐课的合唱教学中为实施目标教学,提高学…  相似文献   
137.
音乐公开课是中小学音乐教师经常要承担的教学任务,它不仅是音乐教学研究和改革的一个窗口,而且也是本地区、本校、本学科教学水平的体现。同时,公开课的展示能充分反映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对教师无疑也是一个全面衡量和考核的尺度。因此,公开课的成功与否于音乐教研、学校和教师个人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138.
接触新课程改革以来,笔者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更新观念。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树立起新型的人才观、教学观、评价观及课程资源观,才能在课改的洪流中不断成长。一、学习新理念,审视课程价值,走进新课程新课程改革是一次全面的教育创新,因此,转变观念是关键。教师必须努力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学习新的专业知识,实现自己的专业发展。1郾新课程要求教师明确课程的性质、价值。具体说,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具有审美体验价值、创造性发展价值、社会交往价…  相似文献   
139.
列宁曾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真理的追求。”所以在音乐课本中“进行情感渗透,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健全学生的人格,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是音乐课最核心的目标。”(《音乐课程目标解读》)那么,我们在音乐课中如何切实有效事半功倍地进行情感渗透呢?经过近几年的探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种方法。一、创设情境情由境生,复制、模拟和创设一定的环境或情景,是情感的催化剂。情境是音乐课中“情感渗透”的前提和基础。教师依据音乐审美教育的目标和学生的心理特征,精心创设一个音乐审美情…  相似文献   
140.
国家新制订的《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了“弘扬民族音乐”的基本理念,并详细阐述:“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在传统音乐中,民族乐器是其得以呈现的重要方式之一。而器乐教学的民族化,既要多选择民歌和民间音乐作为教学曲目,同时也应尽可能多地介绍、使用民族乐器,让民族乐器走进中小学的音乐课堂。一、竹笛课堂教学的优势竹笛是我国最有代表性的民族乐器之一。“竹笛不但是最古老的乐器,也是所有管乐器的鼻祖”。数千年来,经多民族、广地域地演化,中国竹笛在形制结构、吹奏方式和音阶序列上不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