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1034篇
科学研究   48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24篇
综合类   41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6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叶燮的《原诗》是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中少有的系统性很强的理论专著.在本文中,我们着重探讨的是《原诗》中诗歌的创作主体论--"才、胆、识、力",并认为文章就是以"在我之四"衡"在物之三"的产物.叶燮的诗歌创作主体论使作家创作的主体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彰显.它对于我们今天如何构建更为完整的艺术创作主体论,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92.
卡特福德的翻译转换对翻译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认知语言学的识解理论为翻译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以汉语文化负载词英译为例,分析识解理论的四个维度,探讨翻译转换在翻译过程中的体现,最后提出相应的识解转换的三个方面,使译文最大程度体现汉语文化词语的内涵,并符合英语表达习惯。  相似文献   
993.
《半截蜡烛》是学生喜爱的一篇课文。教学中,将文本的原生价值与教学价值有机融合,文本就有了生命力。言为心声,本文围绕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与德国军官周旋的"借口",畅谈对教学的精心设计:读懂"借口",在"借口"中识人;读透"借口",在"借口"中悟法;读活"借口",在"借口"中启智。这样,将所有的教学内容和所有的教学活动在"借口"中整合成一条教学的"流水线",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气"。  相似文献   
994.
不久前,读到一篇文章《松溉邮政局(所)名用字欠严谨》,几个戳和一行字把我吸引住,因为我是松溉人,由此便产生了下文。要搞清楚“溉”(ji)还是“溉”(gai)还要了解松溉的由来。(图1,古镇街道)  相似文献   
995.
罗洁 《陕西教育》2002,(3):38-38
幼儿音乐教学不只是带有游戏的一种简单唱歌,还应考虑教育性、知识性和实用性.识谱教学尤其难学难会.近年来,自己结合教学实践,探索出了方便实用的几种教学方法,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6.
虚静 《武当》2000,(1):39-41
无论是先天状态或后天状态,它们都是指场态而言的,而不是指有场态或无场态。先天状态是指的无极场态,后天状态是指的极化场态。这场态在人体就被称为心神。心神的先天状态为元神,心神的后天状态为识神;元神为无极态,识神为极化态。所以凡是有概念存在的心神都是极化着的后天识神状态,  相似文献   
997.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研、数理统计等方法对陕西省18所高校高知识人群体育健身意识及其行为特征进行抽样调查。结果表明:陕西高校高知识人群有一定的体育健身意识,但体育行为却不容乐观,健康状况也令人担忧。造成教师健身不良现状的主要因素有领导重视不够,缺乏余暇时间,家庭和工作负担沉重等;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98.
本文认为:性格即命运。作为“诗仙”,李白天性浪漫,恃才自傲。仙风道骨,英风盖世,豪气干云。他的气质、情性、意志、诗风,乃至一生的悲喜哀乐,都与他独特的个性相联系。在诗的宇宙中,作为天纵之才,勿庸质疑,他是一只挟天风带海雨的“翻动扶摇羊角”的大鹏。而在政治上,他却“识度甚浅”,违背“当行本色”。性格脆弱,无宰相之识而抱宰相之志,是李白的悲哀。命运注定:李白只能成为超一流的诗人,不可能成为有作为的大政治家。  相似文献   
999.
1000.
我们在踢足球或打乒乓球时,有时会出现“香蕉球”,这种现象我们也常把它们叫做“上旋球”、“下旋球”。它们是如何形成的呢?很多同学虽然知道“香蕉球”的形成是由于流体压强与流速有关,但对它们的具体形成的过程没有深入细致的研究,下面我就和大家一起来分析一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