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8篇
教育   27篇
科学研究   73篇
信息传播   2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层子模型的前前后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2.
记录     
《网络传播》2010,(3):67-67
1993年3月2日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昕租用AT&T公司的国际卫星信道接人美国斯坦福线性加速器中心(SLAC)的64K专线正式开通。这条专线是中国部分连入Internet的第一根专线。  相似文献   
13.
2008年2月29日,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宣布将参与SCOAP3计划(Sponsoring Consortium for Open Access Publishing in Particle Physics,粒子物理学开放获取出版资助联盟),IEEE同意将其出版物“IEEE Transactions on Nuclear Science”中的相关内容用于建立SCOAP3所提议的新出版模式。由IEEE签署的书面文件表明了它对SCOAP计划的兴趣,也意味着这将给开放获取出版带来持续的资助和商业计划。IEEE出版物服务和产品部的副主任John Bailieul说:“IEEE的会员都是技术发展的引领人物,技术的发展改变着世界,包括我们传播和利用研究成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μ子寿命是高能物理领域一个可以精确推算,并能通过实验观测的物理量。在一个完整的μ子寿命测量实验中,涵盖了高能物理理论基础、高能粒子探测器、相关电子学和数据处理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和一整套高能物理实验方法与工程技术。该文介绍了一套宇宙线仙子寿命测量实验装置的组建,并对该实验装置设置了开放性实验课程,对进行高能物理实验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可行性和具体实施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孙宏伟 《家长》2008,(Z1):33-33
最近读了《你如果不想让天鹅死去》这篇文章,心中颇有感慨。故事是这样的:在一个湖心小岛上,住着一对渔民夫妇,他们以捕鱼为生。有一年秋天,一群天鹅来到岛上,它们是准备去南方过冬的,停在小岛上休息一下。夫妇俩看到这群远方来客,拿出了小鱼和喂鸡的饲料招待它们。日子一长,这群天鹅和夫妇俩熟  相似文献   
16.
《德州学院学报》2010,(4):F0002-F0002,F0003
5月26—29日,由北京大学高能物理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和中国高等科技中心举办,山东省高校生物物理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德州学院物理系承办的2010粒子物理宇宙学研讨会在德州学院举行。  相似文献   
17.
徐忠岳 《物理教师》2010,31(5):25-25
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LHC)2010年3月30日实施总能量达7×10^12eV的质子束流对撞成功,意味着人类在探索宇宙的奥秘方面又迈进重要一步,据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所长陈和生介绍说,中国在这项研究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8.
介绍SCOAP3资助联盟将高能物理学术论文转为开放出版的基本模式、内容范围和运行机制,指出它所代表的开放出版资助方式更适合数字网络时代,能更有效、更经济地保障知识获取,强调这种模式同样服务于图书馆保障信息获取的本质目标,并为图书馆扩展信息服务、提高自身地位和作用提供新的空间。  相似文献   
19.
高能物理一直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主要推动者之一。现代高能物理产生的海量数据对计算机技术提出巨大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国内外高能物理领域的科学家根据数据处理的特点建立新的计算平台用于传输、储存及分析处理PB量级的数据。文章介绍了现代高能物理实验及数据处理的发展,并描述了高能物理的计算模型以及以网格技术为代表的数据密集型计算平台;详细介绍了数据密集型网格平台在LHC实验、BESIII实验中的应用以及中国的数据密集型网格平台。并对云计算等新技术在高能物理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何泽慧.核物理学家,女,原籍山西灵石,生于江苏苏州。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40年获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大学工程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在德国海德堡皇家学院(K.W.I)核物理研究所期间,首先发现并研究了正负电子几乎全部交换能量的弹性碰撞现象;在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核化学实验室工作期间,与合作者首先发现并研究了铀的三分裂和四分裂现象;建国初期,与合作者自立更生研制成功对粒子灵敏的原子核乳胶探测器;在领导建设实验室、高山宇宙线观察站、高空气球、开展高能天体物理等多领域研究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