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68篇
  免费   8篇
教育   5529篇
科学研究   73篇
各国文化   60篇
体育   87篇
综合类   214篇
文化理论   51篇
信息传播   56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135篇
  2014年   312篇
  2013年   352篇
  2012年   425篇
  2011年   635篇
  2010年   497篇
  2009年   504篇
  2008年   589篇
  2007年   417篇
  2006年   399篇
  2005年   320篇
  2004年   378篇
  2003年   319篇
  2002年   270篇
  2001年   246篇
  2000年   172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0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岁友 《健身科学》2013,3(3):19-19
进取心:马克思在51岁的时候,为了研究俄国历史才开始学习俄语,这种勇气和学习精神值得所有人尊敬。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不满是向上的车轮。"有进取心的人永远不知满足,会坚持不懈地向着新的目标发起冲击和追求。他们开朗乐观,对未来充满憧憬,又能理智地对待成败得失,从不为  相似文献   
62.
活着真好     
文化史上有两类名士、两种心灵,皆有人间大爱,但气质迥异。一类属药,让你舌下含苦、两腋生风,态度陡然冷峭起来;一类属糖,让你爱意涌体、蓄乐生津,抛却世间险要和烦忧。前者如鲁迅、胡适、郁达夫,那一代文人多属此列,即便"闲适"如林语堂者也不例外。后者则是极单纯、极通透和快活的玻璃人,此类人  相似文献   
63.
王凤英 《青海教育》2013,(11):46-46
“闰土”是鲁迅塑造的众多经典形象之一,《故乡》中的闰土经历了由纯真的“少年闰土”到苦涩的“中年闰土”的转变,这种转变彰显了命运的无常、时间的沧桑和人物在乱世中生存的艰辛。鲁迅赋予了“闰土”这一形象诸多意义,闰土的形象转变也昭示着作者对于人世变迁、岁月无情、社会不安等的感慨叹息。  相似文献   
64.
父与子     
一提起周海婴,一般人只知道他是鲁迅的儿子,对于其它情况就知之甚少了。鲁迅病重、逝世那一年,周海婴年仅7岁。坎坷的经历、特殊的家庭背景,使他从小就有了一种自强自立的品格和毅力,他力争要走出父辈的光环,活出自我。鲁迅在遗嘱中提出"希望后代万不可做空头文学家",这一教诲始终贯穿于周海婴的一生。从小,周海婴就爱好无线电,自行组装小火车、起重机。鲁迅去世后,周海婴用自己储蓄多年的压岁钱交纳  相似文献   
65.
白金声 《学子》2012,(10):7-8
鲁迅是中国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鲁迅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一面鲜艳的旗帜;鲁迅是我们母语教育一条奔腾不息的精神之河。有人说,没有鲁迅的教材,是没有分量的教材,鲁迅缺席的教材,是没有灵魂的教材,此话并不为过。当下,各家新课标小学语文教材或多或少地都选了一些关于鲁迅的作品,大家对其褒贬不一。本文仅就教科版小学语文教材谈一些...  相似文献   
66.
文学巨匠鲁迅的作品,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艺术形式,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都值得我们去好好品味. 大量使用转折复句是鲁迅小说的一大特色,据统计(崔铁成1991),表转折的词在<鲁迅全集>出现次数分别为:"但"8848次、"却"4257次、"然而"2158次、"不过"2008次、"可是"440次.这里,我们将对鲁迅作品中转折复句的使用情况作一个分类,并分析它们的运用对鲁迅作品风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67.
记得杭大所出的一份《鲁迅研究》的试卷上,把吕纬甫和魏连殳并列为五四退潮后不幸的知识分子形象,又把《在酒楼上》与《孤独者》看作姊妹篇,确实有其道理:鲁迅写这两篇小说时,都在三十年代,时间相距仅一年。吕、魏都是从五四运动中过来的人,他们都觉醒过、奋斗过,有过先声夺人的斗  相似文献   
68.
塞万提斯和鲁迅都在不同意义上开创了现代文学,他们的小说创作在内容和形式上实现了双重现代性建构。本文对塞万提斯和鲁迅在现代小说创作中独特的开创意义与内在源泉进行比较,试图凸现他们在世界文学史上的独特价值,认识文学创作的本质内蕴。  相似文献   
69.
文章从鲁迅译论的现实立足为出发点,对鲁迅译论中的"信"、"重译"、"复译"和"翻译批评"四方面内容进行了论述,旨在体现鲁迅译论的实用性和现实感。  相似文献   
70.
《广东第二课堂》2005,(1):14-20
有一些人,总是充满着诗意与激情。别人爱看世界杯和NBA,他爱看《西游记》和《读者》;别人爱聊谢霆锋和蔡依林,他爱说鲁迅和余秋雨;别人爱侃服装和连续剧,他爱谈名著和美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