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教育   26篇
科学研究   6篇
信息传播   15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41.
保存与传播知识是大学图书馆的使命之一,经典推广与阅读是重要途径之一。文章利用哥伦比亚大学的百万开放课程大纲项目数据,从分布特点、高影响力著作、高影响力作者角度,统计与分析了50所世界一流大学的教学大纲所推荐的经典著作。研究发现,一流大学极为重视经典阅读,阅读内容覆盖了西方文明史上的优秀作者及其经典著作,导向上重视通识教育与专业经典阅读。对于我国大学图书馆而言,阅读推广应回归经典,服务嵌入至本科教学,重视图书馆数据开放与跨界共享。  相似文献   
42.
论述了《云南书目》的作者、收录范围、分类与著录项目。  相似文献   
43.
《目录学教程》被教育部列入“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该书具有如下特点:内容丰富、结构合理,资料翔实、论述详备,内容观点与时俱进,吸收了近年最新研究成果。参考文献4。  相似文献   
44.
王辉 《图书情报工作》2006,50(11):145-147
针对考据观在《四库全书总目》中的重要地位,对我国近代理学观点进行评述。同时,通过《四库全书总目》中所体现的考据观与同时期西方哲理观念强烈对比,对同期西方哲理思想进行认同或批判,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以达到发扬“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传统优秀思想,吸收西方先进经验,富国强民的目的。  相似文献   
45.
亚马逊网络书店的图书揭示功能对数字图书馆OPAC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明旻 《图书馆杂志》2008,27(1):23-27,39
详细介绍了亚马逊网络书店的图书检索功能和图书信息描述功能,并将其与国内四所数字图书馆的OPAC进行比较,总结出我国数字图书馆的OPAC在馆藏书目信息揭示上的不足,提出要以亚马逊书店为启示,强化OPAC的检索能力,重视对文献内部信息的深度揭示,鼓励用户参与OPAC建设,以及在OPAC书目记录中整合相关外部资源.  相似文献   
46.
在将《红色中华》、《新中华报》和《解放日报》数字化的过程中,我馆遇到了一些障碍。本文主要介绍了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以对一些重要历史文献的数字化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7.
论文提出书目情报服务在智能导航中的应用有利于用户与网络信息空间进行交互,确定网络信息空间的位置,并且能够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相关性的判断。通过对书目情报在智能导航中具体应用的分析,进一步说明了网络时代书目情报工作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8.
中国古代目录五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近百余年来出土的简帛文献,提出了五点关于中国古代目录的全新认识:第一刘向之前已有作为二次文献的一书目录,它只有“目”而没有“录”;第二,刘向之前已有置诸书前的一书目录,“古书目录,往往置于末”之说并不准确;第三,目录之“录”不是指刻木为书,其意应训为“次第”;第四,《易传·序卦》并不是“莫古于斯”的最早一书目录;第五,汉代已出现法律专科目录。  相似文献   
49.
试论面向数字书目控制和数字资源控制的数字目录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数字目录学研究的进展,提出数字目录学的两大分支即数字化书目控制和数字资源控制,作为数字目录学的基本框架,并对数字目录学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50.
试论晚清国学举要书目的编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清国学举要书目的编撰在中国目录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张之洞、康有为和梁启超等人根据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编撰了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国学举要书目,为中国近代书目工作和目录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