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6篇
教育   1101篇
科学研究   46篇
体育   10篇
综合类   66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56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129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70篇
  2011年   192篇
  2010年   136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159篇
  2006年   150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论文介绍了皖西学院图书馆最近整理出的廖仲恺先生当年的藏书,并对其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这些书籍是廖仲恺为参加留学生科举考试所研读之书,并且对其后来的实践活动产生过影响.  相似文献   
92.
香港地区书文化事业散记谭华军ABSTRACTAfterefortsofseveraldecades,bookculture,includ-inglibrarianship,publishingindustryandbooktradeindustry,...  相似文献   
93.
马在《诗经》中的具有多重涵义。《诗经》中常以马喻人,特别是君子贤人,有时还用马来代指财富和战争。  相似文献   
94.
略论《诗经》的乐歌性质及其认识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周代礼乐文化建设的角度看《诗经》的乐歌性质,它首先是实用性的乐歌,在周代社会承担着多种实用功能,这是我们认识其思想内容的基础。同时《诗经》也是具有审美意义的乐歌,充分体现了周人在制礼作乐中自觉的艺术追求,而这一点,正是我们重新认识《诗经》艺术成就的取得和如何评价先秦诗歌发展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95.
在《诗经》中的《螽斯》、《桃夭》、《芣苢》、《鱼丽》四篇作品中,都反映出一定的生殖崇拜文化。通过对这四篇作品的分析,可以进一步揭示出《诗经》中包含的生殖崇拜文化的体系,认为社会生产力和宗法制是形成生殖崇拜文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6.
催化剂再生系统是连续重整装置反再部分的核心环节。在催化剂再生和循环的过程中需要准确检测催化剂的物位,为控制系统提供可靠参数。放射性物位计就是一种能准确检测设备中催化剂物位的仪表。本文介绍了放射性物位计的工作原理、配置方法和防护事项。同时,结合国产连续重整工艺,介绍了放射性物位计在连续重整中的设置和标定。  相似文献   
97.
缪莉 《科学与管理》2015,35(2):75-79
随着市场化和数字化的不断深入,ERP系统的建设与实施已成为现代出版企业在当代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成为图书出版成本控制的重要手段。本文阐述了出版企业建设ERP系统的必要性,多维度地探讨了ERP在图书成本控制中的应用。期望有更多的出版企业从中获益,更好地控制图书成本,实现提升整体绩效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98.
孟浩然诗歌具有很深的《诗歌》情结,诗人对《诗经》精神的接受主要体现在“词汇多用”、“典故活用”、“比兴巧用”等三个方面,故而形成了其诗歌清淡中蕴古朴、自然中涵雅致的审美风格与艺术境界。孟浩然钟情于《诗经》精神,一则由于其家庭素有“重儒风”、崇《诗》《礼》的优良传统;一则由于其时代重视《诗经》教育的因素。诗人如此钟情《诗经》,古为今用,故而造就出自己山水田园诗别具精神与风貌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99.
《诗经》中,婚恋诗所占的篇幅颇丰,它们充分展现了先民们的婚约缔结过程:在《诗经》的时代,周礼所规定的婚姻“六礼”就已通行于贵族及平民阶层,但婚姻仪式又因社会阶级地位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周代主要的婚姻形式除以一夫一妻为标志的聘娶婚外,还有一夫多妻的媵妾婚、亡夫亲属收娶寡妇的收继婚和野合而婚;与此同时,《诗经》中又不乏弃妇诗,从这些诗篇出发可以分析先民婚姻的事实终结的部分原因,从而窥测整个周代婚姻形态的大端。  相似文献   
100.
叶适的《水心文集》卷之十二收录序文34篇。其中包括29篇书序文。这些书序文反映了叶适的文学主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注重文章的教化作用;文学须郁然有彩和抒发情性;肯定文辞之工,不满侈靡文风;各朝均有短长,切忌文人相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