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80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64篇
教育   5418篇
科学研究   328篇
各国文化   28篇
体育   696篇
综合类   352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38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152篇
  2020年   205篇
  2019年   127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161篇
  2014年   515篇
  2013年   557篇
  2012年   596篇
  2011年   639篇
  2010年   464篇
  2009年   516篇
  2008年   587篇
  2007年   572篇
  2006年   447篇
  2005年   350篇
  2004年   257篇
  2003年   232篇
  2002年   210篇
  2001年   135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安庆师范学院作为安徽省高等教育的根和源,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多年来,该校党委宣传部通过开展“百年校魂”教育,在传承校园文化、凝练校园精神等方面起到了独到的作用,彰显了校史资源在新时期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62.
CI战略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先进方法.在大学管理中实施CI战略能增强学校的整体实力,使之成为竞争中的佼佼者.大学校长是战略实施中的倡导者、组织者、策划者.  相似文献   
63.
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内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的现状,研究了高职自动控制原理课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能力本位为核心的高职教学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并在高职院校进行了初步的实践。最后对该课程的改革实践效果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4.
对恢复高考英语听力测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00年以来,我国开始在高考英语试题中逐渐推广听力测试,2003年高考英语听力测试在全国普及,促进了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英语听力水平的提高。但2005年起出现了部分省区取消或淡化高考英语听力的现象。本文探讨了此举的原因、危害,建议尽早恢复高考英语听力测试,发挥高考对基础英语教育的正面反拨作用,为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65.
构建高校特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特困生是高校学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形势下,特困生出现了抑郁和自卑明显,人际交往困难,心身疾病突出,问题行为较多等心理问题;而当前高校对特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各种不足:对特困生心理健康关注不够,系统性缺乏,助困与育人脱节,管理协调与配合缺乏等;针对现状,提出了以特困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成长为主,综合运用行为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66.
对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阐明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学目标阐明在整个课堂教学设计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该文在概述教学目标阐明的已有研究后,反思了新的时代背景下教学目标阐明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此提出了个人的思考。  相似文献   
67.
大学新生思想政治工作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从重视大学新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入手。根据大学新生的思想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实施大学新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见解。  相似文献   
68.
科技的进步使人类进入信息社会,网络开始普及,大学生是网络的受众主体之一,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了挑战与机遇,高校德育工作者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做好调查研究,努力探索与开拓网络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69.
英、美两国的高校入学考试制度与我国的主要区别在于:两国的入学考试命题权属于民间的中介组织——专门的考试服务机构。本文通过考察两国民间考试机构在命题权力关系中的特点,对我国高考命题权的改革提出建议,呼唤在我国引入民间考试机构。  相似文献   
70.
Physical education (PE) lessons involve complex and dynamic interactive sequences between students, equipment and teacher. The potential for unexpected and/or unintended events is relatively large, a point reflected in an increasing amount of scholarship dealing with classroom management (CM). This scholarship further suggests that unexpected and disruptive events negatively impact on learning and can have deleterious effects on teacher health. Despite considerable potential for these kinds of events, many PE lessons occur in structured, organized ways. The broad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consider how classroom action becomes ordered in PE contexts. To this end, an interactional approach is put forward including the specific analytic concepts of directives, epistemic authority and deontic authority. To exemplify the approach, the micro-dynamics of a situation in which a group of students are building a human pyramid is examined. The examination draws attention to: how the teacher engages in a series of interactions with the students to move the sequence forward; how the students themselves achieve order through their interactions with one another; and how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ctivity help to organize the students' behaviors and limit possibilities for action. The discussion is located against a backdrop of current CM scholarship. Reference is also made to two aspects of social context: the increasing prominence of managerial discourse in educational arenas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student-centeredness in pedagogical theory. Both aspects appear to influence how order can be achieved in PE today. The analysis raises issues related to pedagogy, management and authority which are addressed in the final two sections of the pap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