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551篇
科学研究   42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44篇
综合类   7篇
文化理论   11篇
信息传播   7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128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develop a framework that can be used to describe and explain how mathematics teachers construct a multilingual classroom and the discourse practices being produced in a mathematics classroom. It conceptualizes the discourse practices used by mathematics teacher educators as they prepare student teachers to teach mathematics. The framework developed here is shaped by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CDA) drawn from Fairclough. This provides the theoretical and conceptual tools to examine the discourse practices of mathematics teacher educators and how the)' make available these discourse practices for student teachers to draw on. In broad terms,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discourse practices of the mathematics teacher educators and how they support the student teachers develop discourse practices relevant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school mathematics in multilingual classrooms. This article is broken down into several sections. The first section discusses what it means for student teachers to develop discourse practices for mathematics teaching. The second section provides an introduction to CDA, followed by its origins, key terms, and elements of Fairclough's CDA. Thereafter, the author outlines the strategies involved in doing CDA. The last section discusses why CDA is relevant to the mathematics classroom.  相似文献   
42.
《翻译研究批评导论》是英国文学大师、翻译家琼·博厄斯-贝耶尔2011年出版的有关于诗学、认知文体学与翻译研究关联的新作。作者详细介绍了该书的具体内容,并对认知文体学和翻译诗学等要点概括总结,同时还就该书的一些观点和优缺点进行批判思考。  相似文献   
43.
大约在上个世纪末起,中国掀起了一波涉及金庸、武侠小说、金庸热及金庸武侠小说等现象的批评热潮,而在相当多的有关金庸武侠小说的批判中却存在着个人情绪化突出,批判的矛头指向偏错等问题.许多知名人士或学者在试图去批判金庸武侠小说时实质上却是在批判武侠小说,批判金庸,批判与金庸武侠小说有关的各种社会现象.他们所要批判的对象与其实际批判的矛头不相对应,似乎是南辕北辙、“声东击西”.  相似文献   
44.
谶纬是图谶和纬书的合一,本非一类,谶出现较早,纬起源于西汉末期。《文心雕龙》和《论衡》都表达了对谶纬的看法,却有很大反差。刘勰、王充经学思想的不同是他们谶纬观差异的基础,《文心雕龙·正纬》篇不录王充即缘于此。《文心雕龙》和《论衡》分别着眼于文章写作与"疾虚妄",他们的谶纬观都是超越时代的。  相似文献   
45.
《抗敌报》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创立的报刊,主要在根据地内部发行。其中的批评性报道内容格外引人注目,它表明我党在革命早期就非常重视报刊的舆论监督作用。本文对《抗敌报》中批评性报道的数量、文体、内容、批评主体和对象等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46.
语篇与其所反映的世界是相互影响、不可分割的。Johnstone在其《话语分析》一书中,从批评话语分析、语篇的照应和语篇的理解、萨丕尔-沃尔夫假说以及新马克思主义等四个角度探讨了语篇与世界之间的关系。其中批评话语分析作为一种语言分析的方法,已为许多社会科学所用,并贯穿文章始终;语篇照应和理解是从认知的角度认识心理表征;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则从语言与思维的辩证关系着手;新马克思主义角度则把语篇的社会性理论与语篇分析方法相结合,从而比较全面地揭示了语篇与世界的关系。  相似文献   
47.
本文首先介绍了二语习得关键期假说及其理论背景,之后通过前人的各项研究探讨关键期假说是否具有合理性,希望对教学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48.
培养学习者的批判性思维十分重要性,然而传统大学英语教学中只重视语言能力的培养,轻视思辨能力的培养。改变传统的教学形式,在大学英语课堂上根据“课前知识储备拓展——课堂设定开放性思索性有深度的问题——合作探究、积极思辨、实践体验——成果展示——反馈评价”的五步教学模式,创造性地设计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给学生以思辨的时空,创造思辨的储备,通过学、思、辩,以及实际的体验、锻炼,初步养成学生合理的理性思辨能力,逐步使学生的思辨能力得到提高和拓展。  相似文献   
49.
提问交互模型(QICT)是异步在线交流环境中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有效工具,其教学应用方法结合了脚手架的思想和异步在线交流的特点.将整个批判性思维的教学过程分为预备、教师引导、学习伙伴引导和自我引导四个阶段。研究结合“传播学”课程教学.以课程网站的论坛为异步在线交流平台,运用实验研究法、问誊调查法和内容分析法对QICT模型的教学应用方法进行了实践研究。研究发现.QICT模型的教学应用方法对学生批判性思维具有促进作用.证明该方法对批判性思维教学具有积极影响。同时还发现,教师引导阶段对后续学习伙伴引导阶段和自我引导阶段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地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0.
Abstract

This essay provides a critical genealogical study of the “water cure” controversies that took place during the Philippine–American War. The author extends the work of Foucault and Agamben to argue that a biopolitical review of this controversy illustrates how many of the legal and cultural arguments used to legitimate the water cure have resurfaced in contemporary debates about waterboarding and enhanced interrogations techniques. The essay also illustrates how anti-imperialists and other critics of Theodore Roosevelt's administration tried to use these water-cure debates as discursive vehicles for complaining about the systematic abuse of Filipinos during the Philippine “Insurre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