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318篇
科学研究   10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2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本文认为敦煌文书所记道家服石"行散"之法与出土医学竹简所记"行解"意义完全不同,前者指散步行药,后者指发汗解表。  相似文献   
102.
敦煌壁画凝聚了整个敦煌文化艺术最精华的部分.一座座沉睡千年的石窟里,那千姿百态的“菩萨”“仙人”不仅仅是宗教艺术的遗存,也为我们刻画各个时代的舞蹈风貌提供了宝贵的舞蹈形象资料.本文试通过对敦煌舞剧目《反弹琵琶品》的表演实践,以演员创造角色过程的视角,分三个层次分析、总结其人物形象的塑造.  相似文献   
103.
将残卷与传世文献比勘,在史实方面,可对曹植被频繁改封爵位及归藩时间有所确认。在版本方面,对有些中外学者的论断有所正误。在文字方面,于繁简字、正异体字有所辩证;于通假字、碑别字、敦煌俗字等亦有所简略考释。  相似文献   
104.
本将现台湾傅斯年图书馆藏敦煌写卷《降魔变》与罗振玉先生印入《敦煌零拾》的录进行重新对校,从而保留现存原卷的面貌。同时又以罗藏本真迹字,对《降魔变》的本研究作了新的补充。  相似文献   
105.
河西地区是唐王朝十分重要的边防要地,故唐代在河西地区设置了大量的军事防御机构,但历代传世文献对一些基层的机构多有缺失。通过敦煌吐鲁番出土文献对唐代在河西设置的镇、守捉、戍、烽作一钩沉补阙,以期能够管窥更或是重新构建唐代河西边防体系。  相似文献   
106.
敦煌石窟于阗国王画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阗国王供养人画像等形象作为一类独特的图像出现于敦煌石窟中,文章首先简略交代此类图像出现于敦煌石窟的社会历史背景,即是与五代宋曹氏归义军时期沙州与于阗的特殊关系密不可分。接着从图像学角度对该类图像进行了解读,分别探讨了于阗画像的宗教象征意义和邈真写真特性。最后又分别从供养人画像与洞窟窟主关系、洞窟新题材的出现及其相互关联两个方面就此类画像在洞窟中的性质与意义表明作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7.
1914年奥登堡率俄国第二次西域考察队,专程考察敦煌莫高窟,摄影了大量的洞窟内外的照片.由于种种原因,今天莫高窟的外貌以及窟内壁画、彩塑已有较大的变化,或不存或毁坏.对此,奥登堡当年的照片为我们提供了极其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108.
唐五代敦煌牧羊业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乜小红 《家教指南》2001,(1):134-140
唐五代敦煌牧羊业较发达,有官营、专营、私营。羊在敦煌社会生活中的用途是食用、赐人、祭祀牺牲,羊皮制作冬装,羊毛用于纺织。牧子以举向羊司纳税。  相似文献   
109.
在印度教神庙建筑史上,象岛印度教岩凿神庙是里程碑式的一组石窟建筑。多石的自然环境是开凿象岛印度教岩凿神庙的客观条件,其营造者和开凿年代未有定论,建筑史家和艺术史家的意见始终徘徊在康坎孔雀王朝和卡拉丘里王朝之间。所有雕刻都是以大神湿婆的家族成员为主题,象岛印度教岩凿神庙第一窟因此被称为“湿婆之家”。象岛印度教岩凿神庙第一窟的主要建筑特点是十字形平面,整体构造分为主窟、庭院、翼窟三个部分,三个窟口,深受佛教石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0.
本文将定西博物馆藏长柄铜香炉与敦煌壁画所绘作了对比,又据敦煌文献定名,并探讨这种香炉在古代是普遍使用的一种供养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