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318篇
科学研究   10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2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广义的当代敦煌题材散文包括几种类型:一是有关敦煌学几代学人的传记、回忆录、报告文学和记人散文。二是有关敦煌史实、敦煌文化的介绍性、解说性散文。三是狭义的散文,又可分三类:文化散文和文化评论;游记;生态散文。敦煌文化的深厚内涵与游客的鄙俗心态形成巨大反差,其结果是敦煌形象被有关莫高窟的一般性知识和导游的解说词定型化为刻板印象,既有某种宗教艺术的神圣感,又被鄙俗化、平面化为感官猎奇的景观。狭义的敦煌题材散文大致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把握敦煌形象:一是依靠刻板印象把敦煌神圣化,或依靠想象将它美化、诗化;二是描绘鸣沙山、月牙泉、三危山等由莫高窟带动的周边景点,从中发现旅游乐趣(主要来自旅游介绍形成的刻板印象);三是关注敦煌生态危机,以切身感受和材料披露表达生态保护意识。其中,从生命体验出发,在敦煌的历史文化、现实生活中体味人生,以人的真实存在呈现敦煌真实形象的作品极其罕见。敦煌游记已经变成快餐消费式的文化商品,暴露出重复写作的弊端。  相似文献   
72.
本文以莫高窟第44窟为主要研究对象,对第44窟壁画材质及工艺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对其起甲病害做了初步探索。研究表明,莫高窟第44窟存在三个不同时代的壁画,病害以起甲为主。不同时代壁画,其地仗中的土沙比有很大的不同,所用的颜料各个时代亦有差别,起甲颜料样品存在弯曲及断裂现象。通过对第44窟环境及材质的研究,为下一步研究莫高窟壁画起甲病害机理提供了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73.
大桃儿沟石窟位于吐鲁番盆地火焰山西段的大桃儿沟内,现存10个洞窟,是一处藏传佛教石窟。其中,第9窟两侧壁为八十四位大成就者图像。与西藏江孜白居寺以及莫高窟第465窟四壁下部的大成就者图像对比可知,大桃儿沟第9窟的图像与莫高窟第465窟更加接近,均出现了执镜师的图像(不见于江孜白居寺)。这隐约表明它们的绘画底本为同一个版本,可见莫高窟第465窟八十四大成就者图像是大桃儿沟第9窟的源头,这是宋元时期藏传佛教向西传播的一个鲜明例证。  相似文献   
74.
ABSTRACT

In the Mogao Grottoes of Dunhuang, China, the ambient relative humidity (RH) fluctuation in the caves is the main cause for the deterioration that has been observed, especially the deterioration of the earthen plaster and wall paintings linked to the presence of NaCl and Na2SO4 salt contaminants. To help identify the mechanism responsible for this salt-related deterioration and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 preventive conservation regime, this study addressed the basic moisture adsorption mechanisms of earthen plaster with soluble salts by taking an experimental approach. It is shown that, as ambient RH increases, the moisture adsorption process of the plaster containing the soluble salts can be regarded to have three basic stages, as evidenced by the results of the moisture adsorption tests performed on earthen plaster samples with different NaCl or Na2SO4 contents at various humidity levels. The moisture adsorption mechanism and its determining factors at each stage are also analysed. In addition,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hygroscopicity of the plaster structure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different kinds of salts in the plaster, which makes the dissolution or hydration of the salt in the plaster pores much easier, should be considered more seriously regarding increases in the ambient RH in the caves.  相似文献   
75.
对现藏于俄罗斯艾尔米塔开博物馆的莫高窟第321窟的两尊动物原塑塑像以及该窟现存塑像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考察,认为这两尊原塑动物塑像是祥瑞白狼,进入莫高窟的洞窟中与敦煌阴氏家族的阴守忠有关。莫高窟其他洞窟中与之类似的塑像均是以瑞兽的形式仿照此窟白狼而塑造,起着护法神兽的功能与作用。  相似文献   
76.
敦煌道教文献中有些词语语义隐晦,不易理解,有待诠释。本文选取了敦煌道教文献中的一些词语,从语言学和宗教文化的角度对这些词语的语义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77.
王重民先生的学术成就——纪念先生诞生100周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扼要介绍王重民先生在书目索引、古籍善本、敦煌遗书、图书学史和目录学史等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  相似文献   
78.
叙词表在知识组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敦煌壁画领域叙词表的缺失,限制了敦煌壁画研究及其价值的挖掘。通过建立一套规范、全面的敦煌壁画领域叙词表,可以为网络环境下敦煌壁画数字资源语义标注、信息检索和知识组织等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撑。本文详细阐述敦煌壁画叙词表的构建与其关联数据发布过程,采用自顶向下与自底向上相结合的领域叙词表构建方法,提高叙词表建设效率的同时保证叙词表的高质量。在此基础上,研究实现敦煌壁画叙词表关联数据发布和可视化,与外部词表进行语义关联,并提供开放数据服务。敦煌壁画叙词表的构建和编制,可促进敦煌壁画领域数字人文应用的开发,也为我国文化遗产领域受控词表的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和借鉴。图8。表5。参考文献40。  相似文献   
79.
本文通过对莫高窟"得眼林"壁画时代、内容及西魏、北周壁画风格的简析,从两晋南北朝的绘画美学思想入手,对"得眼林"壁画的置阵布势、形神刻画及艺术风格方面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80.
服饰是人类生存的物质资料,中国自古就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服饰文化。敦煌石窟壁画中所蕴含的服饰文化内容丰富,类型多样,其中世俗女子服饰最绚丽多姿、雍容大度。通过分析敦煌壁画中的女性服饰特点,可以领略到唐代开放蓬勃的文化气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