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4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47篇
教育   997篇
科学研究   440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50篇
综合类   6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70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159篇
  2011年   157篇
  2010年   127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1.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key global, environmental and policy factors that act as determinants of e-commerce diffusion. It is based on systematic comparison of case studies from 10 countries--Brazil, China, Denmark, France, Germany, Mexico, Japan, Singapore, Taiw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It finds that B2B e-commerce seems to be driven by global forces, whereas B2C seems to be more of a local phenomenon. A preliminary explanation for this difference is that B2B is driven by global competition and MNCs that "push" e-commerce to their global suppliers, customers, and subsidiaries. This in turn creates pressures on local companies to adopt e-commerce to stay competitive. In contrast, B2C is "pulled" by consumer markets, which are mainly local and therefore divergent. While all consumers desire convenience and low prices, consumer preferences and values, national culture, and distribution systems differ markedly across countries and define differences in local consumer markets. These findings support the transformation perspective about globalization and its impacts. In terms of policy, the case studies suggest that enabling policies such as trade and telecommunications liberalization are likely to have the biggest impact on e-commerce, by making ICT and Internet access more affordable to firms and consumers, and increasing pressure on firms to adopt e-commerce to compete. Specific e-commerce legislation appears not to have as big an impact, although inadequate protection for both buyers and sellers in some countries suggests that mechanisms need to be developed to ensure greater confidence in doing business online.  相似文献   
92.
E-commerce is growing rapidly in Brazil, led by information-intensive and transaction-intensive sectors such as finance, manufacturing, and retail/wholesale. However, Brazil's highly uneven income distribution is a major barrier for B2C diffusion. Government policies have emphasized promotional or enabling initiatives such as e-procurement, tax filings, and providing Internet access to social institutions. E-commerce legislation is just now being developed, and decisions on taxation are being negotiated in the context of international agreements. E-commerce raises issues for Brazil in terms of its relationship to the global economy. Although most online purchases involve imported goods, e-commerce also offers opportunities to participate in international value chains.  相似文献   
93.
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与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控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马鞍山市目前正处于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及功能转型过程中.该研究以马鞍山市为例,通过统计描述、定性分析,系统地考察了人口城市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调整与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之间的关系,研究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合理确定和控制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个待验证的假说.随后,用经济计量模型:Yi=α β1X1i β2X2i β3X3i εi验证了所提出的假说,并估计人口城市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调整等社会经济驱动力因子对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的影响.计量模型估计结果表明,城市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与产业结构调整对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的影响具有不同的作用方向,城市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带动了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张,而产业结构调整则有利于城市用地的集约化和用地结构的优化.研究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假说,其结论可以有力支持当前的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功能转型政策,对其他的转型城市而言,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4.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lative merits of discrete versus continuous perspectives on innovation, technical change, and economic growth. It discusses the innovation time series literature in some detail to extract the continuous and clustering properties of the historical record on innovation. It then proposes a mosaic/avalanche model based on percolation theory and self-organized criticality to address this question.  相似文献   
95.
作为一种新兴和特殊的战略资源,岸线资源处于大河流域经济带的水陆交互带,承载临岸港口、工业、城镇和湿地等人类活动和自然生境,发挥重要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功能。岸线资源是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长江经济带战略有效实施的关键。但是,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对岸线资源的系统研究和高效管理,不合理的开发导致岸线的生物屏障和保育功能遭到破坏,影响到长江流域生态系统健康及沿岸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文章阐述了岸线资源的战略地位与作用,回顾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江经济带岸线资源的跟踪研究工作;基于2017—2019年开展的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STS)重点项目"长江经济带岸线资源调查与评估"成果,解析了长江经济带岸线资源保护与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推动长江经济带岸线资源科学保护与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96.
本文在分析大港油田现行科技体制和所面临形势的基础上,认真分析了为适应油田改革和发展的形势进行科技体制改革的有利条件,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港油田新的科技体制的框架构想,明确了油田科技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97.
几种大型中文商情数据库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汪雁  刘颖  刘霞 《情报科学》2004,22(5):584-586
本文从基本情况、收录内容、检索功能、输出形式等几个方面对《中国财经报刊数据库》、《中国经济信息网—— (教育专版 )》、《中国资讯行数据库》、《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等四个大型中文商情数据库进行了较详细的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98.
金融危机以来,新贸易保护主义在世界范围内抬头,以"低碳环保"为名的低碳贸易壁垒成为发达国家绿色贸易壁垒的新形式。辽宁作为重工业大省,必然会受到低碳贸易壁垒的严重冲击,沿海经济带出口贸易发展也会因此发生重大变化。依据近年来辽宁出口贸易统计数据,从出口产品结构、出口贸易国家分布、出口贸易形式等方面,分析辽宁沿海经济带出口贸易的特征,并阐释由这些特征可能引发的低碳贸易壁垒阻碍,探讨辽宁沿海经济带出口贸易应对低碳贸易壁垒的策略。  相似文献   
99.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及策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我国正在形成和建设的生态示范经济区,加强经济区内农村人力资源培训和开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发展现代化农业、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快速崛起的必由之路。目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存在农村人力资源素质不高、人力资源培训投入不足、人力资源参加培训意愿不强等问题。因此要通过加强经济区内基础教育、开展多样化的职业教育、构建学习型新农村等,促进和保障鄱阳湖经济区农村人力资源培训开发工作健康、快速、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100.
2008年国务院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标志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正式纳入国家的发展战略,将被建设成为重要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随着国际贸易合作的日益增多,北部湾经济区需要大批英语水平高的的应用型人才。而目前广西高校在应用型人才英语技能培养方面存在着偏差,需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师资建设、学生实践训练等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以提高应用型人才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更好地为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