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329篇
科学研究   38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14篇
综合类   10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自2003年以来,针对目前法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我院在充分借鉴两大法系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经过实地考察学习日本、韩国的经验,在国内首创德语法科班,全面实践创新型法学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成功经验在于:必须有准确而又较高的目标定位,大胆借鉴西方成熟经验,敦实基础,突出特色。  相似文献   
42.
ABSTRACT: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diagnostic test of German and its integration in a programme of formative assessment during a one-year initial teacher-training course. The test focuses on linguistic aspects that cause difficulty for trainee teachers of German as a foreign language and assesses implicit and explicit grammatical knowledge as well as students' confidence in this knowledge. Administration of the test to 57 German speakers in four groups (first-year undergraduates, fourth-year undergraduates, postgraduate trainees, and native speakers) provided evidence of its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相似文献   
43.
“双元制”作为德国职业学院的一种教育模式,促进了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已经深深扎根于德国社会的土壤之中。本文基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不足,通过分析“双元制”的基本特点,探讨其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启示,以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44.
欧光南 《培训与研究》2008,25(10):40-44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唯物史观的诞生地,其唯物史观的确立是以人为出发点,并与人的本质及其发展的科学揭示与阐释交融在一起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内容,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有关人的本质认识的前提、人的本质的科学规定、人的本质的决定基础、人的本质的社会历史性质、人的本质发展的理想状态及其实现的条件与途径。同时,《德意志意识形态》对上述有关人的本质认识的系统阐释又是建立在其对人的本质考察的动态生成分析方法基础上的。这个分析方法是关于人的本质认识问题的方法论革命,对人的本质认识从而整个人学理论研究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5.
1941-1945年在广袤的苏联平原上爆发了人类历史上最波澜壮阔的一场战争——苏德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双方可以说都是以倾国之力,动用了几乎当时世界上所有能够动用的战争手段,其战争的残酷性在世界战争史上是不多见的。但是在这场战争之前战争双方却有过一段不寻常的关系亲密期。  相似文献   
46.
介绍了德国职业教育体系和高等职业教育现状,分析了德国职业教育的优势和不足,提出了德国职业教育值得我国借鉴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47.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规定2019年起职业院校将从企业招聘职教教师。为此,我国职教教师教育与研究亟需解决"如何选拔企业人才进入职教师资队伍"及"如何促使其最终向‘双师型’教师转换"问题。德国的经验显示:构建在线测试、专业咨询和实习的完整过程,采用"做中学"培养方式,结合多方、多阶段评价,有助于实现企业技术技能人才向职教教师的转换。鉴于此,我国要在明确"双师型"教师内涵前提下,完善企业技术技能人才转换为职教教师的认证流程以解决"如何选"问题;基于情境学习理论,建立学徒式教师培训以解决"如何转换"问题。  相似文献   
48.
论当代德国经济伦理学的学派论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代德国经济伦理学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霍曼(Karl Homann)的“经济秩序伦理学”、科斯洛夫斯基(Peter KoslOWSki)的“伦理的经济学”、乌尔利希(Peter Ulrich)的“整合性的经济伦理学”。这些基本学派的产生及其理论论争,不仅构成了德国经济伦理学发展的独特景观,而且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澄清了道德和市场经济的关系,有利于提高现实经济生活的道德质量;形成了独特的理论风格,丰富了当代世界的经济伦理学。因此,为发展中国特色的经济伦理学,我们应该自觉地借鉴当代德国经济伦理学及其学派论争的成果,积极展开经济伦理学的学派论争。  相似文献   
49.
雅斯贝尔斯的大学教育理念述评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雅斯贝尔斯是德国著名的高等教育思想家。他认为,大学是一种特殊的学校,是一个由学者和学生共同组成的追求真理的社团。大学的职能有三,即科学研究、传授学问和教育、文化。大学教育应以培养“全人”为目标,而有效的培养方法则是科研与教学相结合、专业训练与整体知识相结合、教学自由与学习自由相结合、知识传授与能力训练相结合。  相似文献   
50.
德语作为我国高校的第二外语教学中学生主要选择的科目之一,面临着选课学生人数增多、课时缩减、教材老化、教学设置单一等挑战。本文将二外德语教学实践视为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将其中所出现的问题分别在教学设计、教材选择、课程设置、课时安排、教学模式等多个方面进行描述性探讨,发现教学目标与教学现实中的差距,并针对二外德语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将其改革方向作为探索目标,力求找出行之有效的教改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