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9篇
教育   165篇
科学研究   40篇
各国文化   8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8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2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261.
以ISI Web of Science收录的以“information management”为主题的文献作为研究对象,利用CiteSpaceⅡ工具,对信息管理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研究,包括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作者机构分布、期刊分布、学科分布、学科代表人物及其作品,展现信息管理的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揭示信息管理研究的现状,为我国信息管理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2.
263.
全年运动训练分期理论:历史、现状、争论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全年运动训练分期理论进行梳理,揭示该理论的历史、现状、争论及发展前景;运用该理论解决运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增强运动训练过程安排的有效性,提高运动员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64.
使用复方中药的离子导入液经完整皮肤给药的理疗方法,广泛用于治疗多种闭合性急慢性软组织损伤病症,如膝关节滑囊炎、颈腰椎椎间盘突出与膨出、髌骨劳损、踝关节扭伤等病症,且疗效显著。文章采用的含量用火焰分光光度计测定法、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法、氯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法、比浊法、对我国传统跌打损复方中药典方新伤一号和新伤二号中K、Na、Mg、Ca、Zn、Mn、Cl、S元素含量进行测定与研究。研究发现:中药复方新伤一号和新伤二号(郑怀贤方)中,富含钙、镁、钠、锌、锰、氯、硫等治疗闭合性急慢性软组织损伤病症的药物离子成分,可用于中药离子导入的经皮给药治疗。中药复方新伤一号和新伤二号中钙、镁、钠、锌、钾、氯、硫的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若选用新伤一号和新伤二号作为治疗多种闭合性急性和慢性人体软组织损伤的复方中药离子导入液,还需要对两方中所选单味中草药的剂量和味数进行必要的实验论证和调整。  相似文献   
265.
赵刚  刘晓莉  乔德才 《体育科学》2020,(1):59-66,78
目的:通过研究运动及多巴胺II型受体(dopamine type II receptor,D2R)激动剂干预对PD模型小鼠纹状体D2MSN-D1MSN侧抑制效应的影响,揭示运动在改善PD小鼠基底神经节信息输出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用4周龄雄性D2-Cre小鼠,右侧纹状体注射兴奋性光敏感蛋白病毒(rAAV-Ef1α-DIO-ChR2-EYFP-WPRE-pA),通过光遗传技术精准操控D2MSN。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D2-Cre)和模型组,纹状体分别注射生理盐水和神经毒素6-羟基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 hydrobromide,6-OHDA),经鉴定符合PD标准的模型组小鼠再分为PD组(PDD2-Cre)和PD运动组(PD+Ex D2-Cre)。采用4周匀速跑台运动(18 m/min,40 min/天,连续5天/周)和D2R激动剂分别对各组小鼠进行干预。实验结束后,制备离体脑片,利用全细胞膜片钳结合光遗传技术检测各组小鼠纹状体D2MSN-D1MSN侧抑制效应及黑质网状部的信息输出,并验证侧抑制效应的变化是否由D2R介导。结果:光刺激D2-MSN后,D1-MSN动作电位发放个数PDD2-Cre组显著低于D2-Cre组(P<0.05);PD+ExD2-Cre组显著高于PDD2-Cre组,但仍低于D2-Cre组(P<0.05)。光刺激D2-MSN诱发D1-MSN抑制性突触后电流(Optogenetic stimulation evoked inhibitory postsynaptic currents,oIPSC)的幅值与基线比值,PDD2-Cre组显著高于D2-Cre组(P<0.05),PD+ExD2-Cre组显著低于PDD2-Cre组,但高于D2-Cre组(P<0.05);光刺激D2-MSN诱发黑质网状部(SNr)抑制性突触后场电位(field inhibitory post synaptic potential,fIPSP)最大幅值,PDD2-Cre组显著低于D2-Cre组(P<0.05),PD+ExD2-Cre组显著高于PDD2-Cre组,但低于D2-Cre组(P<0.05)。结论:PD模型小鼠纹状体D2MSN-D1MSN侧抑制效应异常,并影响了SNr的信息输出,这可能是导致PD基底神经节功能紊乱的重要原因之一。4周运动干预通过改善PD模型小鼠纹状体D2MSN-D1MSN侧抑制效应,调节了SNr的信息输出。D2R在运动改善PD小鼠纹状体D2MSN-D1MSN侧抑制效应和调节基底神经节信息输出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66.
《Research Policy》2023,52(9):104845
World War II was one of the most acute emergencies in U.S. history, and the first where mobiliz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as a major part of the government response. The U.S. Offic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SRD) led a far-ranging research effort to develop technologies and medical treatments that not only helped win the war, but also transformed civilian life. Scholars and policymakers have appealed to the wartime approach as a template for other problems, typically focusing on the Manhattan Project, but overlooking the broader OSRD effort of which atomic fission and dozens of other programs were a part. In this paper we bring OSRD into focus, describe how it worked, and explore what insights its experience offers today. We argue that several aspects of OSRD continue to be relevant, especially in crises, while also cautioning on the limits to generalizing from World War II to other setting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