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37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327篇
教育   4466篇
科学研究   1162篇
各国文化   20篇
体育   194篇
综合类   266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796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327篇
  2013年   466篇
  2012年   419篇
  2011年   514篇
  2010年   467篇
  2009年   462篇
  2008年   484篇
  2007年   575篇
  2006年   566篇
  2005年   447篇
  2004年   414篇
  2003年   377篇
  2002年   357篇
  2001年   214篇
  2000年   148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With the noted popularity of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people increasingly rely on these social networks to address their information needs. Although social question and answering is potentially an important venue seeking information online, it, unfortunately, suffers from a problem of low response rate, with the majority of questions receiving no response. To understand why the response rate of social question and answering is low and hopefully to increase it in the future, this research analyzes extrinsic factors that may influence the response probability of questions posted on Sina Weibo. We propose 17 influential factors from 2 different perspectives: the content of the question,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questioner. We also train a prediction model to forecast a question's likelihood of being responded based on the proposed features We test our predictive model on more than 60,000 real-world questions posted on Weibo, which generate more than 600,000 responses. Findings show that a Weibo's question answerability is primarily contingent on the questioner versus the question. Our findings indicate that using appreciation emojis can increase a question's response probability, whereas the use of hashtags negatively influences the chances of receiving answers. Our contribution is in providing insights for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future social question and answering tools, as well as for enhancing social network users’ collaboration in supporting social information seeking activities.  相似文献   
72.
通过梳理列国志系列小说“有诗为证”的引入位置、诗词类型与功能,考察其在宋元讲史话本基础上呈现的变化发展关系.列国志系列小说引入论赞类诗词的撰述方式主要表现为喜欢引用或者假托名人诗词并形成相对固定的引入程式与结构.最后从来源材料的文本类型与作者的材料加工敷演方面探讨列国志系列小说引入诗词的演变脉络及规律.  相似文献   
73.
薛宝叙是与贾宝玉、林黛玉鼎足而三的重要人物,也是红学研究中争议最多的复杂人物.宝叙品格端方,容貌丰美,宽以待人,善解人意,乐于助人,具备深厚的艺术修养和广博学识;她"鲜艳妩媚"而"不觉奢华","才、学、识俱佳"而高唱"女子无才便是德",有"金玉良缘"而"总远着宝玉",这些矛盾性格在宝叙身上表现得极为突出而真实;宝叙鲜活的形象与她的身姿一样丰满而迷人.  相似文献   
74.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审时度势,科学判断了党的历史方位,先在全党开展“三讲”,接着又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放思想,继往开来,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不断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不断深入发展的历程,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所在,也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真谛所在。  相似文献   
75.
面对知识经济时代,数学教学中应该融入探索研究思想.本文从具体的案例出发,阐述了在教学活动中如何进行探索研究思想的渗透.  相似文献   
76.
本文分析了数据库系统的不安全因素.在简要介绍JAVA安全体系结构基础上结合JAAS来实现对用户身份的验证和授权以达到保护用户连接的目的、利用JSSE实现SSL隧道封装保护JDBC的传输,接着讨论了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的一些安全机制来加强数据库的安全.文章最后还提出了对高度机密的数据采用数据库加密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7.
分布式计算技术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分布式计算技术的发展过程及发展过程中的应用技术和应用方向。分布式计算技术为企业软件技术的发展及对管理信息系统软件设计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78.
学习共同体的学习方式有别于传统的教师主讲式的课堂授课形式。学习共同体特别强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缔结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彼此促进的共同体来完成学生的学习活动。基于学习共同体的中小学生学习心理机制是一种主动建构、信息加工的过程,即:"1.输入信息、注意保持、认知观念;2.加工信息、内化知识、建构系统;3.改组经验、解决问题、生成能力"。学习共同体旨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合作分享、获得知识、生成能力。教师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充分发挥学习共同体的功能,会促进培养中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相似文献   
79.
从研究“A,但B”为代表的转折句的类别及构成方法入手,为对转折句进行语义分析提供方法和途经.根据A、B所表达的概念之间是否具有属种关系,将“A,但B”分为属种关系转折句和非属种关系转折句;根据A、B所断定的两种事物情况是否在同一个语义层面上,将“A,但B”类转折句分为相同语义层面上的相反相对和不同语义层面上的相反相对;根据A、B之间的逻辑联系来分类,将“A,但B”分为并列式、连贯式、递进式、选择式、因果式等转折句。“A,但B”类转折句构成的逻辑方法主要有求同法、求异法、限制法,概括法、排除法、对照法等.  相似文献   
80.
《红楼梦》作者通过对贾宝玉独特心理成长过程的描写 ,揭示了贾宝玉的性格是其独特生理、心理成长的结果 ,又是一种社会影响的结果 ,还是一种传统历史文化的载体 ;正是有了这一女性化心理细致深入的描写才使贾宝玉这一形象更加有血有肉 ,而成为不朽的典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