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59篇
  免费   262篇
  国内免费   79篇
教育   9512篇
科学研究   880篇
各国文化   70篇
体育   867篇
综合类   673篇
文化理论   10篇
信息传播   68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146篇
  2021年   245篇
  2020年   370篇
  2019年   261篇
  2018年   229篇
  2017年   212篇
  2016年   289篇
  2015年   447篇
  2014年   1560篇
  2013年   1688篇
  2012年   2069篇
  2011年   1224篇
  2010年   966篇
  2009年   773篇
  2008年   808篇
  2007年   222篇
  2006年   201篇
  2005年   210篇
  2004年   177篇
  2003年   213篇
  2002年   162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现代市民小说是以现代市民为描写对象,在评判标准上反映并且肯定现代市民价值观的小说创作。随着市民概念的更新,市民小说内涵与外延的重组,一些习惯上认为是雅文学、精英文学的作品划入了市民文学阵营,而一些习惯上认为是通俗文学的作品却因其低俗性和小市民性被市民文学阵营清除出去。三四十年代上海现代市民小说呈现出显著的雅俗互渗与大众化追求特征,究其根本,是现代市民价值观在其背后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92.
钱理群先生秉着"作家的文学史研究"这一多向、多维的理论研究方法,对曹禺及其戏剧作品作了一次"心灵史"的精神巡礼。其批评措语中存在一些错谬及疏漏处,作为批评的批评,对其中的一些缺欠问题进行探源性的思考和驳难。  相似文献   
93.
初中数学教材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人教社成立60年来,编写初中数学教材经历了初创、探索、停滞、恢复、发展等时期.从人教社初中数学教材编写的历史沿革中,可以得到如下启示:教材编写要结合国情、与时俱进;改革要谨小慎微,试验过程需通盘考虑;需加强层次性与多样性;把握好数学本身的内在逻辑;处理好各学段之间的衔接.  相似文献   
94.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以称呼语作为层次过渡和语意转换的标志,既体现了与听众和读者的平等而密切的关系,又有谆谆告诫劝导的意味,使人感觉亲切自然、别具新意;在语词的表现力上,着眼于动态地还原历史和展示未来,综合了对比、递进、排比等修辞手法,接受起来颇具张力。  相似文献   
95.
邓小平真理观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标准的基础上,把是否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作为检验真理的科学标准,把是否有利于增进人民福祉作为检验真理的价值标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判断是非功过的"三个有利于"标准,从而实现了科学标准和价值标准的有机统一,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真理观关于真理检验标准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96.
《傲慢与偏见》中达西感动伊丽莎白,促使伊丽莎白克服对其产生的偏见并逐渐爱上他,最后与之牵手于婚姻殿堂的重要原因,是达西对伊丽莎白深深的爱,用弗洛姆爱情理论来剖析,则是其表现出来的关心、责任、尊重和了解。  相似文献   
97.
以行动导向教学观为指导,从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出发,确定了职业能力及职业素质目标,详细阐述了教学项目设计、实施、考核的课程设计流程,探讨了高职B/S结构程序开发课程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  相似文献   
98.
分析中国科举文化概念时,不能单纯以文化论文化,而应更多地分析科举制产生的土壤——科举社会,这个科举社会包含着科举人群、科举制度及科举风俗等。科举文化内容可被粗略划分为物质内容与人文意识内容两个部分。科举文化随着科举制及封建社会环境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既表现出明显的时代性特征,又表现出与其他封建社会文化相区别的独特特征,如至公性、竞争性、实用性等。  相似文献   
99.
詹安泰澄江词作情兼雅怨,开向上一境,达到了无庵词创作历程的高点。本文以詹安泰澄江时期词作为中心,探讨无庵词的时代印象和词人心灵世界,分析无庵词后期词风的特征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100.
农村公共食堂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极"左"思潮的产物,是人民公社供给制的载体。从1958年下半年到1961年5月,它在"吃饭不要钱"等天堂般的宣传和政治高压下一哄而起,适应了"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的"大跃进"需要,但很快就出现难以为继而加以调整,由领导人的偏爱和一意孤行而强行恢复,并得以苟延残喘,后又由大兴调查研究等实事求是之风而一哄而散,给农村、农业、农民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江苏农村公共食堂是全国农村公共食堂的一个缩影,存在着浪费粮食、降低社员生产积极性、浪费劳动力、不利于发展家庭副业、不节省烧柴、不利于团结、生活不便等自身难以克服的缺点,又是当时农村以"共产风"为主要特征的"五风"盛行根源之一,为群众所深恶痛绝。与全国其他省份相比,江苏在"大跃进"中,以江渭清为首的省党政领导很快走向务实,江苏农村公共食堂很快就出现了数量急剧减少、固定食堂少、农忙食堂多、食堂规模小等特点。庐山会议后,江苏公共食堂恢复率低,又以"调整"为名解散了很多食堂,特别是从1961年2月经毛泽东的同意江苏首先在全国解散公共食堂,这也是"大跃进"期间江苏省"非正常死亡"人数较少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