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0篇
科学研究   9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5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11.
英汉“切断”事件动词的语义特征与句法行为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切断"事件指使构成物体的完整材料被分离或破坏且不可还原的日常事件。作为人类社会重要而普遍的日常活动,"切断"事件对人类语言与认知具有重要的影响。依据词典释义和语料库语料对比分析英汉"切断"事件动词的语义特征、词化模式、论元转换和体特征之异同。结果显示两种语言的"切断"事件动词具有共享的范畴化特征和主要义素,但在次范畴化、语义场结构和词化模式方面存在差异。同时,两种语言间这些动词在论元转换和体特征方面的相似性和差异表明此类动词的句法行为对其语义具有敏感性,丰富了跨语言的动词语义与其句法行为关系方面的研究,并为动词语义决定其句法行为的理论提供了进一步的支持。  相似文献   
112.
以心理学方法研究美学有4种观点:立普斯移情理论认为审美欣赏实质为移情过程,偏重由我及物;谷鲁斯内摹仿说认为审美核心是“内摹仿”,偏重由物及我;巴希的同情象征主义说认为美存在于心灵与对象发生同情共鸣之际;伏尔盖特移情说认为审美是超越自我的“客观感情”。  相似文献   
113.
情事变更原则是现代民商法的重要原则之一,我国立法至今未予明确规定是一大缺憾.现代社会,国际、国内经济、政治形势不断变化,导致合同当事人之间的利益严重失衡,需要运用情事变更这一法律原则维护合同正义和交易秩序稳定.本文分析了情事变更原则与不可抗力的联系与区别,阐明了情事变更原则的构成要件和适用效力,并进一步提出我国立法应尽快完善情事变更原则.  相似文献   
114.
总结了工程施工合同管理中一些变更索赔的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115.
圣旨是封建时期官方文书的最高形式,在制式上有着极为严格的规定并被冠以"祖制"沿袭。在一定意义上圣旨本身就是一种记录历史信息的档案。本文通过X荧光能谱仪对清晚期光绪年间的圣旨书写字迹的元素进行测定,并结合共焦显微拉曼光谱对颜料进行了无损定性研究。同时运用生物显微镜鉴定了圣旨的纤维材质,在了解历史信息的同时也为下一步圣旨的修复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16.
笔触作为绘画形式语言,它承载色彩,塑造形象,是展现画家个性、气质、修养、内涵最直接的反映。界定概念和说明笔触在东西方油画艺术领域的发展演变是研究笔触独立审美价值的基础。笔触的审美特征具体表现为风格美、力度美、肌理美和精神美等。通过分析笔触发展嬗变与时代审美,及其艺术发展的自律性特征,研究笔触的价值和意义将促进油画语言的本体回归,兑现出笔触独立的审美内涵。  相似文献   
117.
通过寻找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较顺利地掌握教学内容.方法是:化难为易,深入浅出,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结果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掌握较好,从而说明教学方法的研究有利于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8.
The painting Il ritratto della figliastra (Portrait of the Stepdaughter) by Giovanni Fattori (1889, Gallery of Modern Art, Pitti Palace, Florence) was investigated using non-invasive fibre optics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 (FORS). The use of compact and transportable instrumentation made it possible to easily record spectra of the polychrome surface at the restorer’s atelier during the restoration work. The results of colour analysis before and after the cleaning procedure of the painting are reported and discussed, together with an attempt at pigment identific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