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金瓶梅》中潘金莲在男权主义的统治下,为了争得西门庆的宠爱,采用了种种办法,归结起来,一是礼让,二是抗争。  相似文献   
12.
鲁迅的小说作品《铸剑》和余华的小说作品《鲜血梅花》都是讲述"血亲复仇"的故事。两者所塑造出来的复仇者形象在血亲复仇模式、复仇者角色的定位、复仇启蒙者的作用等方面具有很强的同质性,但作为当代作家的余华,在继承鲁迅创作思想的同时,也有创新和发展,《鲜血梅花》中的复仇者形象更加虚无。两个形象表现出的不同的内涵特质,背后隐藏的是创作主体的独特生命体验、不同的时代背景及地域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3.
<金瓶梅>中人物身份、关系、作态真假莫定,反映了封建伦常、人性的失落与败亡.作者开辟西门家庭这一窗口,剥落了黑暗社会的虚假外衣,让世人窥见了腐朽荒唐的社会真相.  相似文献   
14.
《金瓶梅》第22至26回,令人信服地写出了宋蕙莲这个小人物的悲剧命运及其性格发展的内在逻辑,细致地刻划了人物个性特点,从而揭示出当时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  相似文献   
15.
传奇剧《梅花诗》据清初著名才子佳人小说《春柳莺》改编而成,在情节、人物、主题上完成了戏剧化创造,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同时,也因其不同的风格和体制,在主题及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比原著呈现出更加鲜明的进步色彩。  相似文献   
16.
《西江月.梅花》是苏轼为纪念他的侍妾王朝云而作。这首词以花喻人,含蓄空灵。通过描写岭南梅花特有的形状特点,写出了王朝云的精神风貌和高尚情操,表达了词人对这位与自己患难与共、心心相通的红颜知己深深的悼念之情。  相似文献   
17.
对菏泽梅花拳源流与特征进行研究,发现:菏泽梅花拳是北上传播的第一站,且是海外传播的根源;有文武一体的组成形式和独具特色的师徒传播关系及融合儒释道精髓的特征。应该让更多的人了解它、传播它使之走向全球,成为世界遗产文化中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8.
对鲁迅在《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提出的一个观点谈了自己的不同看法,认为《红楼梦》以前的小说并非"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  相似文献   
19.
《金瓶梅》作者在充分掌握杭州“儿尾”方言特点的情况下,非常熟练地、巧妙地运用“儿尾”方言来描写人物。一、用“儿尾”方言来描写人物外貌;二、用“儿尾”方言描写人物穿戴;三、用“儿尾”方言描写人物语言。  相似文献   
20.
在《金瓶梅词话》中,四种形式的反问句均有,尤以是非问形式最多,反问句的句式、语义与现代汉语有异同,其主要差别表现在反问句的疑问标志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