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6 毫秒
21.
《金瓶梅》的作者应是南方人,其所描写的环境疑在杭州。魏子云先生认为:书中描写的饮食方面的内容,“大率都是江南人喜爱的风味”,对此观点十分赞同,并列举西门庆等家中的饮食种类及吃喝内容所反映出来的江南特色作为佐证。  相似文献   
22.
20世纪以来王世贞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生平研究,集中在王世贞年谱,以徐朔方与郑利华《王世贞年谱》为目前最详实年谱;(二)文学研究,热点集中在王世贞是否为《金瓶梅》的作者;(三)对王世贞的文学思想、史学与书画成就等方面的研究。同时,20世纪以来对王世贞的研究还存在某些不足。  相似文献   
23.
《梅花喜神谱》可以称为中国最早的木刻图籍,当然也是中国第一部专门描绘梅花不同姿态的木刻画谱。因宋时俗称画像为喜神,故名《梅花喜神谱》,在文人画家中广泛流传,清代文人黄丕烈《梅花喜神谱》题跋可以视为对画论文本内容的修正、补充及考释,具有一定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24.
陆游《卜算子·咏梅》词的接受史程中,与其精神脉承之佳作,甚具代表、别有深意的当推瞿秋白与毛泽东同词牌、同题目之咏梅词。从陆游到瞿秋白,再到毛泽东,同题咏梅,异代心声,灵犀相通,各具神韵。在这三位诗人的咏梅词作中,瞿秋白的《卜算子·咏梅》在词心的抒发、精神的展示、境界的提升、艺术的创新诸方面,皆具承前启后的津梁作用。  相似文献   
25.
从译介学角度就肯尼斯.雷克斯洛斯所译李清照《一剪梅》译本进行评析。雷克斯洛斯根据译入语文化的需求,在翻译中将西方文化的审美心理和词作中渗透的中国文化信息融合起来,既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又保留了中国文化的特点,且表达出了词作的美感,是为好译。  相似文献   
26.
鲁迅的《铸剑》和余华的《鲜血梅花》是两个关于复仇的小说。复仇对眉间尺和阮海阔来说,是命运给他们开的一个尴尬玩笑,他们不可能完成复仇任务。两篇小说虽然最后都以复仇的完成作为结局,但复仇已经超越了复仇本身。眉间尺的复仇完成了对自我的重塑,阮海阔复仇的形式被美丽的漂泊消解,变成对复仇本质的嘲讽。眉间尺的复仇体现了鲁迅真正的启蒙叙事立场,而阮海阔的复仇则暴露了余华精神资源的缺乏带来的"伪先锋"纯情的痞性本质。  相似文献   
27.
《金瓶梅词话》中人物之互相称谓丰富多变,往往不见于字书所载。这主要是由于小说中的主要人物西门庆与其妻妾、家人、伙计连同仰赖他生存的帮闲篾片构成了一种有别于传统社会的人际关系。西门庆出身“破落户浮浪子弟”,缺乏传统道德化的教养熏陶,却又不乏财势,这就使得依附于他生存的各色人等与他之间形成的关系呈现出卑俗无、寡廉鲜耻、势力纠结、情欲外露的特点。小说的叙述人巧妙地利用称谓的变化揭橥了这个特点。  相似文献   
28.
考证林逋《山园小梅》,可明确林逋所写“山园”的清寂幽绝,所写“小梅”乃一棵孤株白梅,立在林逋隐园清浅天然的开阔溪流处,枝桠尚小,疏花初放,清幽淡远。  相似文献   
29.
钢琴曲《梅花三弄》是一首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钢琴改编曲。文章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分别从创作背景、音乐织体、形象塑造以及演奏技法等方面对钢琴曲《梅花三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0.
在晚明的传奇作品中,鬼情戏的创作是丰富多彩的,《红梅记》与《牡丹亭》都是其中的代表。李慧娘和杜丽娘都是性情女子,在剧作中都被剧作家赋予了深刻的思想感情,同时都是为了爱而离魂还魂,但具体的"情"以及对剧情发展的推动作用又有所区别。基于此,通过对两部传奇的"鬼神"形象的对比,分析其各自的特色,推及"鬼神"形象在传奇作品的重要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