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05篇
  免费   415篇
  国内免费   246篇
教育   4479篇
科学研究   3195篇
各国文化   11篇
体育   1473篇
综合类   1022篇
文化理论   16篇
信息传播   77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170篇
  2021年   211篇
  2020年   255篇
  2019年   193篇
  2018年   175篇
  2017年   183篇
  2016年   329篇
  2015年   381篇
  2014年   679篇
  2013年   590篇
  2012年   973篇
  2011年   928篇
  2010年   725篇
  2009年   578篇
  2008年   643篇
  2007年   807篇
  2006年   716篇
  2005年   578篇
  2004年   479篇
  2003年   410篇
  2002年   328篇
  2001年   236篇
  2000年   184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8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3 毫秒
971.
我国体育产业化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体育产业化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方向,也是体育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阐释体育产业化和体育产业的涵义,论述体育产业化的依据,并对体育产业化过程中的若干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72.
新世纪我国要建设的小康体育,就是要实现三个战略目标:一是以人为本,满足大众化、多层次的体育需求;二是全在提高我国竞技体育水平;三是推动体育与经济的融合,大力发展体育产业。逐步实现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转变。  相似文献   
973.
采用调查访谈法和文献资料法,运用经济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理论,对我国高校体育产业进行深入探讨,分析研究中国加入WTO后,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机遇和前景,以及现阶段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提出新时期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974.
广东省体育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比较分析法对广东与国内外体育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认为:近年来广东体育产业发展较快,但其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政策缺乏、结构失衡、整体质量和效益有待提高等问题,并对今后广东体育产业的发展提出了若干对策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975.
基于产业集群的我国体育服务业发展模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方法,研究我国体育服务业集群现象。发现:体育服务业集群的形成有自身的特殊性,形成因素包括体育服务业产品特征、区位优势、政府主导和重大事件的推动。同时在产业集群理论基础上结合我国体育服务业的具体实际,总结归纳原生性链群式、专业化配套式和外生性产业园区3种体育服务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976.
“体育产业”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理论界对它的确切定义和产业结构的识别仍处在探讨阶段。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以产业经济学理论为依据,对目前代表性观点进行分析和质疑,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观点和解释。  相似文献   
977.
近年来,泉州体育用品业借助其先发优势,占据了我国体育用品业的一席之地。但同时,生产能力与创新能力的不相对称、造牌成本与产品附加值的不相匹配、知识支持体系的欠缺以及集群产业链结构的松散等实际问题,成了其进一步发展的阻力。因此,面对当前体育用品业的机遇与挑战,促进区域品牌整合、重视加强政府部门的中介服务功能、增加科技投入和公共服务水平建设、积极引进台资企业等,便成为解决泉州体育用品业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78.
运用经济学、社会学、体育学和城市规划等理论,采用文献资料法、市场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数据查询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厦门市体育产业的现状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分析了厦门市体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厦门市体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以及相应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979.
运用调查访问法、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湖南省高校体育产业的现状进行了调研,分析了其模式、类型、效益等诸多因素,探讨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80.
网络经济的发展将促进中国更广泛、更深入地参与国际分工 ,为中国传统产业提升和改造开辟新的途径 ,对于未来任何一个领域 ,互联网都将成为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如果我们在网络经济上仍处于被动地位 ,我们失去的将不仅仅是一个产业 ,而是中国未来的命运。目前 ,继续完成工业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一项艰巨的历史性任务 ,全球迅速崛起的网络经济大潮对中国既是严峻的挑战 ,也是难得的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