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0篇
教育   72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论郑樵目录学研究中的"部伍之法"和"核实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宣 《图书与情报》2006,(4):102-105
作者在深入研究《通志》四略的基础上,钩沉出郑樵研究目录学乃至所有学问的基本方法“部伍之法”和“核实之法”。文章利用详尽的史实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了条分缕析,并指出了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2.
古城大同曾经是北魏帝都,辽金陪都,留下了令人赞叹和神往的文化胜迹。到了元代,这座城市不但没有衰减它的皇家气象,而且由于蒙元疆域和势力范围的空前扩大以及军事生产与民间贸易的需求,空前地繁荣起来。浑源孙氏在元代显赫一时,祖孙几代都与大同有着直接的联系,为大同的繁荣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83.
作为译学工作重要组成部分的诗歌翻译,形似和神似两者兼备一直是翻译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恰恰因为这一点,对中国古代诗歌的翻译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同时也引发了翻译界、学术界对中国古代诗歌翻译的长久争论。语言文化差异会导致诗歌翻译的损失,因此采用多种补偿手段是诗歌翻译的内在要求。试图通过比较《枫桥夜泊》不同英译本来看补偿手段在汉诗英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4.
一个家族所在的地域文化是家族赖以成长的环境,以曹操为首的曹氏家族无疑与家乡谯沛之地的地域文化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谯沛之地有着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其悠久的军事政治传统、道家文化、酒文化与药文化对曹氏家族在政治统治、思想学术、家族门风、文学创作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85.
谭峭及其《化书》在中国道教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文通过事实阐明五代时谭峭与谭紫霄为同一人,他的著作《化书》不仅是道教的重要经典,也是一部重要的治国方略,提出统治者应用道化、术化、德化、仁化、食化、俭化,使社会向良性发展转化,实现天下太平,构建一个经济上均平、政治上公正、思想上宽容的节俭型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86.
晚唐诗人张乔的诗主要以五律为主 ,影响颇大。通过对张诗诗韵进行穷尽性调查研究不难发现 ,张诗诗韵不仅可以应证王力先生考证的晚唐———五代音系的正确性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当时实际语音的面貌。  相似文献   
87.
清初吴乔所撰《正钱录》今已不传,综合相关材料可以考知《正钱录》写于康熙八年之前,其内容主要是针对钱谦益《列朝诗集》中的诗人小传而发,属摘瑕纠谬之作;其观点“疑讹弘多”,受到时人的激烈批评;吴乔之撰《正钱录》出于挟嫌攻讦,同时与明中叶以来士林狂诞风气的影响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88.
李峤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特色与成就。大致说来,其诗歌善于隶事用典,且巧为骈俪偶对,同时具有富丽恢宏与清绮秀美兼善的特点。从文学史意义上说来,李峤诗歌促进了律体与七古的发展。  相似文献   
89.
谭峭《化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献中所载的五代南唐名道士谭峭与泉州道士谭紫胃就是同一人,他所的《化书》以道教内丹学为理论基础,论述了修道、修行法术和治国原理,上承道家哲学,对后世道教内丹派和符篆派理论均有重要影响,在中国道教思想史上占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