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12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8篇
教育   7756篇
科学研究   48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88篇
综合类   556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3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174篇
  2014年   625篇
  2013年   442篇
  2012年   679篇
  2011年   845篇
  2010年   744篇
  2009年   576篇
  2008年   634篇
  2007年   783篇
  2006年   670篇
  2005年   554篇
  2004年   511篇
  2003年   432篇
  2002年   345篇
  2001年   277篇
  2000年   184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 毫秒
41.
近代中国鸦片烟毒泛滥成灾,因此,中国人民曾多次掀起全国性的禁烟禁毒运动。大规模的禁烟运动有三次,即林则徐禁烟运动、清末明初禁烟运动和国民政府“二年禁毒、六年禁烟”运动。这些运动发生的国内处背景、禁烟措施、效果以及民众的表现,都有不同。虽然,这些运动终未能彻底解决烟毒问题,但经验教训却可供后世借鉴。  相似文献   
42.
殷商介词与动词、连词、副词和语气词常有纠葛,学界分歧很大。介词判定需追溯语法化源词的源义,在此基础上甄辨了11个非殷商介词和确认了14个殷商动源介词,介词均由连动结构的次要动词语法化而来。  相似文献   
43.
随着商业环境的变化,唐代诗人对商人和商业问题的态度也出现了转变。个别诗人在处理与商人相关问题时能不管身份而据实情;少数诗人逐步形成了良好的广告意识;有的诗歌具有物品交换功能;不少诗歌具有广告目的和作用;甚至在文学作品中出现了士商合流的现象。这些情况都说明士商关系正逐步由冲突转向融合,唐代诗人已有了自觉的商业意识。  相似文献   
44.
尹丽丽 《体育科研》2016,(5):77-80,95
唐代侠义小说描绘了很多体育项目,其中有现实中的体育运动,还有文学作品中虚构的侠客武技。这些描写展现了唐代体育的发展水平,表现了唐代体育多样性、全民性、观赏性和宗教性等特点;反映了唐代的任侠风气,成功地虚构和铺陈了侠客的武技,从此侠文化成功地实现了文人歌咏向文学幻设的转化。  相似文献   
45.
对1857年3月至1858年5月捻军与太平军在两淮地区的联合抗清行动进行考察,认为两军走上联合抗清之路出于各自摆脱困境的现实需要;联合壮大了抗清实力,取得了正阳关之战的胜利;联合具有功利性,军事行动不能协调一致,没有达成预期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46.
从辽朝社会一直存在的钱币供应危机,元宵节燃灯供养佛塔、舍利,佛诞节、盂兰盆节的习俗,以及寺院成为社会文化中心,佛学成为契丹王朝的精神支柱这些社会现象来看,辽朝确实是一个宗教盛行、整个社会虔诚信佛的朝代。  相似文献   
47.
明代自成祖开始崇好藏传佛教,宦官也因之深受影响。不仅其佛教信仰中有藏传佛教的因素,而且与藏僧间也多有交往与过从。宦官的汲引也往往成为藏僧得与皇室亲近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8.
八旗制度是清朝的根本社会制度,清历朝皇帝认为它是“国家之根本”。因此,由官方先后编纂了两部重要文献,分别命名为《八旗通志初集》和《钦定八旗通志》,两部文献既有关系,又有不同。因此,笔者利用有关档案文献、历史文献及学者研究成果,明确了清朝八旗制度方面的重要文献《八旗通志初集》之“初集”称谓的来历和产生的具体时间,并在此基础上指出该称谓的产生与嘉庆年间成书的《钦定八旗通志》没有直接关系。再次,针对《钦定八旗通志》被称为是M《八旗通志初集》的续编或二编的看法,提出了两部《八旗通志》既有联系又是完全独立的两部文献的看法。  相似文献   
49.
试论清末女子学校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末女子学校教育是近代妇女解放的发端,其显特征是:1、戊戌维新时期女子学校教育与新化事业并进,呈现出贵族化倾向;2、辛亥女子学校教育与前相比各种矛盾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50.
张慎言在任职南京期间结识了后来成为著名史学家的谈迁,并引为知己。在谈迁的诗文笔记中留下了不少关于张慎言晚年行迹的记述,以这些第一手资料为依据,通过梳理,基本确定了张慎言的享年,其生卒年份应为1575-1645,纠正了史籍传记文和新编辞书条目的错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