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9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45篇
教育   302篇
科学研究   50篇
体育   668篇
综合类   29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47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126篇
  2006年   158篇
  2005年   137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81.
Paralympic throwing events for athletes with physical impairments comprise seated and standing javelin, shot put, discus and seated club throwing. Identification of talented throwers would enable prediction of future success and promote participation; however, a valid and reliable talent identification battery for Paralympic throwing has not been reported. This study evaluates 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a talent identification battery for Paralympic throws. Participants were non-disabled so that impairment would not confound analyses, and results would provide an indication of normative performance. Twenty-eight non-disabled participants (13 M; 15 F) aged 23.6 years (±5.44) performed five kinematically distinct criterion throws (three seated, two standing) and nine talent identification tests (three anthropometric, six motor); 23 were tested a second time to evaluate test–retest reliability. Talent identification test–retest reliability was evaluated using 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ICC) and Bland–Altman plots (Limits of Agreement). Spearman’s correlation assessed strength of association between criterion throws and talent identification tests. Reliability was generally acceptable (mean ICC = 0.89), but two seated talent identification tests require more extensive familiarisation. Correlation strength (mean rs = 0.76) indicated that the talent identification tests can be used to validly identify individuals with competitively advantageous attributes for each of the five kinematically distinct throwing activities. Results facilitate further research in this understudied area.  相似文献   
82.
随着我国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商业健身俱乐部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并受到广大健身爱好者的青睐。试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从商业健身俱乐部营销策略的研究出发,结合4P营销组合策略的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四个要素在商业健身俱乐部中的运用,为我国商业健身俱乐部的经营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3.
以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为基础形成的职业足球俱乐部青少年球员培训绩效评估工具已广泛应用于比利时的职业足球俱乐部青少年球员培训绩效评估中。比利时体育行业协会通过“IK Gym”体操俱乐部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实现了对其培训质量的管理与评估。而在足球运动技能培训方面,培训质量管理与绩效评估的典范当属“Foot PASS”绩效评估系统,该系统是当前国际上较权威的青少年足球培训的全面质量管理与绩效评估工具。该绩效评估系统成为比利时足球协会管理职业足球俱乐部青少年球员培训工作的有效手段。基于以上,构建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训质量标准与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以期为中国足球协会及其职业足球俱乐部完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训质量管理制度与绩效考核制度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4.
王春杨  张超 《科研管理》2014,35(11):1-7
运用ESDA方法对1997-2009年我国341个城市专利产出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对我国城市专利产出的空间俱乐部收敛特征进行检验,并探讨其形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市专利产出的空间自相关特征十分显著,且空间依赖程度在考察期内持续增强,由此带来城市专利产出空间差异在全国层面趋于发散。然而,在依据空间依赖模式进行分组的区域内部却表现出相异的时空演变特征。在H-H和L-L两个"空间俱乐部"内部,城市专利产出均呈现趋同迹象,但H-H组趋同特征不具显著性,同时组间专利产出差距不断扩大。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空间异质性、局域地理溢出对专利产出整体发散和多稳态趋同的贡献和推动作用,并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5.
张金华 《大众科技》2014,(10):152-153
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目前高校网球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反思,提出了高校网球课程实施俱乐部教学模式的优势,并具体探讨了高校网球课程实施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旨在通过俱乐部教学模式提高网球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相似文献   
86.
对我国健身俱乐部消费群体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调研,结果表明: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文化程度消费群体的消费兴趣与价值取向存在明显差异;区域间健身消费群体的消费动机、购买模式、消费形式、消费频数、持续时间、消费时段和季节的行为选择不一致;区域间消费群体对教练服务质量的满意度、对场地环境器材的满意度、对健身结果的满意度不一致;经济因素、体育健身组织、体育锻炼认识、体育健身知识、体育健身环境、文化素质是制约我国健身俱乐部体育消费的6个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7.
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实地考察法对普通高校与社区体育合作发展进行了研究。主要概述了普通高校与社区体育合作发展的主要内容,并分析了高校与社区共建社区健身俱乐部的合作形式的可行性。在对上海凌云华理社区健身俱乐部进行个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依托高校单项体育俱乐部(社团)与社区共建健身俱乐部的模式,尝试性地构建了其组织结构,建立了管理体制,提出了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88.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广西瑜伽俱乐部消费者的基本信息、消费者参与的动机和积极性、影响消费者选择瑜伽俱乐部的因素这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查与分析,针对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建议,以期为瑜伽健身市场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有益参考,从而推动瑜伽健身项目得到更好的推广和发展。  相似文献   
89.
为探讨学校体育场馆对外放开的管理工作,在研究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安全隐患和社区体育俱乐部学校资源共享模式的基础上,解析了志愿者服务辅助管理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的可行性。研究表明:社区体育俱乐部志愿者辅助管理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有利于保障学生的安全、减轻学校的经济负担、保护包括学校体育场地在内的学校财产。  相似文献   
90.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和“花钱买健康”理念的建立,健身会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而会员是健身会馆存在的根本,直接关系到健身会馆发展的前景。本文以南京市搏力健身会馆三家店的1938名会员为研究对象,通过全面的调研分析,找出健身会馆在服务会员的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建议,给予健身会馆提供会员优质服务方面更多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