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95篇
科学研究   223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1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赵忠伟  李睿  朱冰洁 《科研管理》2019,40(7):247-256
将组织柔性划分为组织结构柔性、资源柔性、能力柔性、文化柔性四个维度,将企业成长划分为质的优化和量的扩张两个维度,建立组织柔性对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成长影响机理理论模型。引进环境动态性作为调节变量,从技术、市场、和政府政策三个角度测量环境动态性,研究环境动态性在组织柔性影响企业成长过程中的调节作用。基于297份问卷数据采用结构方程验证建立的理论模型,结果表明资源、能力、文化柔性对于中小型高科技企业质的优化和量的扩张均有正向影响;结构柔性对于企业量的扩张无正向影响,对企业质的优化有正向影响;环境动态性在结构柔性、能力柔性、文化柔性对企业质的优化影响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在能力柔性、文化柔性对企业量的扩张影响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基于组织柔性的四个维度,提出提升中小型高科技企业组织柔性水平,促进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成长的对策。  相似文献   
42.
文章分析了北京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发展面临的障碍以及在建设中小企业技术转移平台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工作实践,总结概括了北京技术交易促进中心在为中小企业建立技术转移平台支撑企业自主创新方面的主要做法,包括推进北京协同创新服务联盟组织建设,组织实施企业消化吸收与再创新科技专项、推动公共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以及科技条件平台建设等。  相似文献   
43.
郑烨  刘遥 《科研管理》2021,42(4):73-81
当前尽管学界围绕政策引导与企业创新间关系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仍缺乏揭示二者间影响过程的相关研究,且少有研究关注不同类型政策引导方式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效果。基于现有理论和文献,以国内45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构建政策引导影响中小企业创新绩效的理论模型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直接性政策引导和间接性政策引导均能显著促进企业创新绩效,且直接性政策引导的促进作用更强;(2)直接性政策引导与企业创新能力之间存在显著倒U型关系,创新能力还在政策引导和企业创新绩效关系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且在间接性政策引导与创新绩效关系间发挥出的中介作用更强;(3)企业规模正向调节间接性政策引导与企业创新绩效间的关系;(4)研发补贴、企业所得税减免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是最能提升中小企业创新绩效的三种政策引导方式。  相似文献   
44.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enterprises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development trend and one of the key driving forces that promote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However, due to the many obstacles of financial burdens, technical thresholds, and talent shortages, digital transformation has become a challenging task for entrepreneurial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SMEs). Additionally, many competitiv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solutions on the market cause confusion when enterprises must choose one. This study drew a new information error-driven T-spherical fuzzy cloud algorithm to evaluat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solutions of entrepreneurial SMEs and support its selection. First, a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solution of entrepreneurial SMEs was established from four aspects. Then, a new concept of a T-spherical fuzzy cloud was defined to represent the evaluation information of the indicators. Additionally, a T-spherical Fuzzy Cloud Weighted Heronian Mean (T-SFCWHM) operator was used to aggregate the evaluation information. Afterward, an evaluation and selection decision framework for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solution of entrepreneurial SMEs based on the T-SFCWHM operator was developed. Further, a practical example was given to illu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Finally, a discussion of the findings in our study was conducted, and the conclusions were summarized.  相似文献   
45.
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及建议——以辽宁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发展全球化的今天,产业集群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推进,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对辽宁省的经济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辽宁省中小企业产业集群为例,探讨适合辽宁省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并针对每一种模式的特点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46.
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误区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小企业已经成为中国技术与机制创新、促进我国科技进步和推动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重要主体,是知识产权的运用主体,但保护知识产权的力度不够,80.2%的中小企业没有知识产权部门,88.5%的企业没有专利许可贸易。由于自身的特点,中小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存在着许多误区,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必须努力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把企业和产品置于知识产权的保护下,以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47.
首先梳理学术界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不足的主要理论解释,在此基础上提出市场激励才是推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根本动力,分析市场激励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机理,就完善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8.
根据组织学习理论、资源观理论、交易费用理论,提出了基于联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战略。通过案例分析,基于联盟的成长战略是一种适合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战略。  相似文献   
49.
采用probit模型和多项式logit模型对陕西省西安市中小企业的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小企业较少采用专利来保护技术创新成果;研发费用比重较大、处于中等高科技行业或具有合作创新协议的中小企业倾向于采用加快技术创新成果商业化速度来保护技术创新成果;研发费用比重较小、处于高科技或者研发服务行业、处于离散产品行业或进行工艺创新的中小企业倾向于采用商业秘密来保护技术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50.
中小企业集群是当前世界经济中颇具特色的产业组织形式,不仅对于中小企业获取规模经济优势具有积极影响,还有助于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同时,区域经济发展对区域内中小企业发展又能发挥巨大的影响力和推动力。本文主要研究了区域经济发展与集群化的互动效应,以及中国东、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中小企业发展程度差异问题,进而,提出发展中、西部区域中小企业集群化的必要性与发展思路。本文研究不仅对于宏观部门有重点地发展区域经济具有借鉴意义,而且对于解决后转轨时期中西部区域中小企业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