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7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2343篇
科学研究   22篇
体育   24篇
综合类   144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9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211篇
  2013年   152篇
  2012年   213篇
  2011年   274篇
  2010年   204篇
  2009年   184篇
  2008年   185篇
  2007年   225篇
  2006年   180篇
  2005年   155篇
  2004年   151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7 毫秒
61.
徐玑诗略论     
永嘉四灵是宋诗的重要流派。徐玑居永嘉四灵之二,论诗有精见,但其作品不被论者看好,评价偏低。通过具体举证和分析,徐玑在五七言律诗、七言绝句和五言古体的创作上都取得了可喜成绩,而行旅诗情景开朗不作凄苦音,尤为一大特色,值得称誉。故其诗不容贬低。  相似文献   
62.
本文根据[永嘉菰田]<明文戴氏宗谱>中发现的宋人资料,对<六书故>作者史实疏误予以订正,并补<全宋文><全宋涛><全宋词>之缺若干.  相似文献   
63.
宋代处于中国封建社会重要的变革与转型时期。随着私有商品经济的深入发展、财产流转关系的复杂化和社会成员之间经济利益的多元化,宋代法律的复杂化、理性化与形式化与汉唐相较则大为增加。因应民众对法律的广泛需求,宋代民间出现了教习词讼知识和诉讼技巧的讼学。与此同时,为当事人撰写词状、指点诉讼、收取诉讼费用、以法律为生的职业讼师群体亦纷纷登上宋代的司法舞台。在讼学和讼师直接影响下,宋代民间兴起了好讼风尚。讼学与讼师既是宋代民众对法律知识的客观需求与法律意识增强的重要体现,又是宋代法律制度近世化转型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64.
学界对赵构的评价多有偏颇,有失公允。宜从具体史实出发,选取靖康之变、苗刘之变、浮海避狄中、定都杭州时、岳飞被害时、秦桧专横时等几个特定历史时期,以赵构的作为,尤其是其与吕颐浩的关系来分析解读,还原一个历史上真实的赵构。  相似文献   
65.
认真分析宋懋澄《九籥集》中的《刘东山》,对正确评定宋懋澄在文言小说史上的地位,重新认识晚明文言小说的价值都很重要。小说提出的训诫意味,强调侠在凶险的江湖之上时时面临的生存危机,武技高超者更应学会韬晦自保,切莫恃力炫技及其"输技退隐"的价值趋向,不仅对武林"赌技服人"较技规则的形成影响甚大,亦对侠与江湖的关系提出了严肃思考。  相似文献   
66.
宋代平民文化的崛起,引起社会文化观念和价值体系的重大变革,其中较突出的是妇女观念的改变以及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宋代文化表现出一种人的解放的文化精神,对文学作品的影响体现在女性意识的觉醒方面,主要有两点:一是男人已肯定妇女也是"人",与男人有同等的人的价值;二是女性独立人格意识的觉醒,即女人自身意识到自己也是"人",应与男人享有同等的人的权利。  相似文献   
67.
宋人在文学创作上,讲究"以才学为诗",推崇资书用事。兴起于宋代的诗话,对用事的记述和评鉴随处可见,既对用事有所指瑕,又提倡"用事工者如己出",如盐融于水,不漏痕迹,达到令人叹为观止的境界。  相似文献   
68.
宋代晁氏家族"家传文学,几于人人有集",对文化的重视使其逐渐形成了"博"与"异"的整体特质。在诗歌特色方面则表现出"尚奇求奇"的创作倾向,主要表现在诗歌创作中好用奇字僻词,好作奇诗,诗中有奇气,多奇思妙想。  相似文献   
69.
近年出土的《宋故冯翊郡太君张氏墓志铭》,其史料价值甚高。它不仅证实了范仲淹继室应为张氏,纠正了范纯粹生母为曹氏这一史学谬误;而且进一步证实了范仲淹葬地确在今伊川万安山南原之说,以及对北宋皇室重要人物韩琦等的事迹及职掌,作了新的补充。  相似文献   
70.
两宋时期是中国古代学术文化繁荣昌盛的时代,但这并没有使统治阶级放松对违禁书籍的审查和限禁,而是在前代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对禁书的查禁范围和打击力度,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尽管此举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术文化的发展与传承,但在总体上对规范宋代图书市场,净化民情风俗和学术、教育环境,进而加强宋朝统治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