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206篇
  免费   393篇
  国内免费   452篇
教育   27424篇
科学研究   2254篇
各国文化   68篇
体育   2269篇
综合类   2317篇
文化理论   21篇
信息传播   469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247篇
  2021年   494篇
  2020年   660篇
  2019年   442篇
  2018年   325篇
  2017年   413篇
  2016年   390篇
  2015年   795篇
  2014年   2024篇
  2013年   3122篇
  2012年   2627篇
  2011年   2886篇
  2010年   2255篇
  2009年   2082篇
  2008年   2444篇
  2007年   3099篇
  2006年   2990篇
  2005年   2692篇
  2004年   2329篇
  2003年   2042篇
  2002年   1622篇
  2001年   1355篇
  2000年   764篇
  1999年   296篇
  1998年   136篇
  1997年   125篇
  1996年   115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3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新颁布的《普通高级中学语课程标准》强调了语教育的人性。利用中学言教学,充分发挥中国古代学这一民族瑰宝在人素质中的影响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学生人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52.
论美国新品格教育的"社群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在美国复兴的品格教育,其基本特征为"社群化",即以社会达至的道德共识作为教育内容,在学校构建道德社群,以作训练学生品格的教育环境,其目的在于解决美国当代青少年存在的极端个人主义等道德问题.美国新品格教育的"社群化"具有共识价值的统摄性、整合控制性和人为性等特征."道德教育社群化"可以理解为传统道德教育的特征,这对于分析我国整体主义道德教育模式具有重要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953.
随着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不断深入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本文将依据美学分析的三个主要特点 :情感感染性、外观形象性和超越功利性 ,对传统篇目《荷塘月色》作简要分析 ,目的是让学生从范文中了解散文的抒情性和意象性 ,从审美意象中感受作者所抒发的真情实感 ,从而达到以美启真 ,以美启善的教化作用  相似文献   
954.
人际关系学说及其对教育管理实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概述了人际关系学说的产生及其主要观点,探讨了该理论对教育管理实践的重要影响,并结合科学管理理论,对此做出了一定的分析。  相似文献   
955.
本文以中学化学实验创新教育为视点,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从创造性人格教育、创造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训练三个方面进行了思考和实例介绍.  相似文献   
956.
残障儿童家庭康复需求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家庭需求调查表》对51个残障儿童家庭进行有关专业帮助、资料提供、经济支持和心理支持四个方面的需求调查。结果表明:家庭对专业帮助的需求占较大比例,占调查人数的85%。因此,要加强对残疾儿童家长的培训,提高家长对家庭训练重要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957.
Interest in the potential benefits of providing tablet computers to students has grown in recent years, both in UK institutions, and across the world. Limited research studies have been reported in higher education (HE), and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ettings, tentatively suggesting a range of positive impacts on learners, but little conclusive research has been published on the introduction of tablets in further education (FE).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case study of a single, mid-size English FE college, which piloted the provision of tablets to bounded groups of students and teachers in four diverse curriculum areas. The author was invited to help design the college’s evaluation of the pilot, which would inform a potential business case to extend the pilot to all students. One element was a qualitative research project, with data captured through a series of focus group interviews with all 64 students who received tablets, and separate interviews with their ten teachers. Findings are reported here, exploring the extent to which students and teachers perceived learning benefits from the tablets: for some learners, this was reported as enhancing the organisation of learning; supporting greater independence of learning and enabling more purposive learning. Barriers to learning enhancement were also identified, including institutional issues (frustration with technical infrastructure), and individual learner disengagement (distraction and surface engagement with mere ‘novelty’). Concluding that the tablets’ clear benefits were not automatically transformative, and engagement was not uniform, findings are relevant to FE managers and leaders of other institutions considering tablets as a possible learning panacea.  相似文献   
958.
网络时代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图书馆担负着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双重任务,是培养人才和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读者服务工作的好坏成败决定着图书馆工作的服务质量,也是用以衡量广大用户是否得益或是否满意的标准。本文从现代用户信息需求特点的变化出发,针对网络时代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面临的新问题,探讨其对策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59.
武汉会战时期是国共合作抗战御侮的高峰。在这次会战中,国共两党在要不要全力保卫武汉、武汉会战前景如何、武汉会战是持久消耗还是速战速决及对会战失败如何评价等问题上形成共识;同时又存在全面抗战路线和片面抗战路线、积极防御和消极防御作战方针及运动战和阵地战作战形式等方面的分歧。国共两党军事上的共识和分歧源于双方共同的民族利益和不同的阶级利益。双方以民族利益为重,求同存异,共同谱写了一曲爱国主义的壮歌。  相似文献   
960.
对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初期,毛泽东放弃发展新民主主义的计划,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是有着多方面的主客观原因,但实践表明,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过早地消灭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是不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毛泽东的这一“放弃”和“提出”,是与对资本主义的认识,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出现偏差密切相关的。反思这段历史对今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