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5篇
  免费   9篇
教育   740篇
科学研究   18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24篇
信息传播   3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 毫秒
51.
《天浴》是严歌苓文革叙事中直接以知青生活作为表现对象的短篇小说。作品紧紧围绕"天浴"这个核心意象,在两次"天浴"的叙事中贯穿了少女文秀的文革经历,将基于少女视角的"祛欲望"化的"天浴"以及政治与"性"交织下人性恶的裸露相互辉映,籍由个人的文革经历与命运浮沉呈现了极富象征与寓言性的人性与历史内涵。  相似文献   
52.
日知先生从60年代初受部分苏联学者的影响,深陷"苏联学术窠臼"之中,不仅相信中国先秦时代也有民主政治,而且为之坚持和论证了一生,甚至越到晚年越是执迷,认为其民主政治程度比之西方古典民主政治不仅绝无愧色,而且还要丰富,还要典型。他的博学,无人堪比,他的坚持,精神可嘉,但他的论证,却问题多多。  相似文献   
53.
甄智英  田蕊 《教师》2014,(5):124-124
正Charles Dickens is an author who frequently drew upon his personal experiences to write.We can see obviously his personal influences in many of his works.The finest English novelist of the 19th century,his enduring characters is part of the culture.An enormously successful author and performer of his own work,he is the conscience of Victorian England.A Christian as he is,he often introduces Christian concepts in his writing.In analyzing how Christian concepts are elaborated in A tale of Two Cities,we have to start from the social atmosphere of the Victorian England and the religion background of the author,and then have a basic understanding of  相似文献   
54.
胡绳晚年,以民粹主义问题为切入点,对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所作的再评价,在中国现代思想史的研究中具有借鉴价值。在批判民粹主义问题上,陈独秀与毛泽东可说是殊途同归。陈独秀运用“二次革命”论批判民粹主义,而毛泽东所凭借的则是新民主主义论。这两个理论虽有原则区别,但在与民粹主义划清界限的问题上却达成了共识。这是因为,二者在对待资本主义的态度、主张有间断的革命和最终的革命目标等方面,见解相似,结论相近。我们应从这一角度对陈之“二次革命”论进行再评价。  相似文献   
55.
在"文革"史研究中,国内外学者基本遵循"上层斗争说"和"社会冲突说"两种解释路径。两种解释路径将考察的历史主体均局限于社会的某一部分人,忽略了不同阶层之间的影响和互动,造成对许多历史事实认识和理解的相互冲突。对"文革"的研究应当有新的视角,即从中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到现代工业社会转型这一大的历史进程的角度,从社会分层的角度,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角度来审视"文革",以深化对"文革"的研究。  相似文献   
56.
我们如何叙述文革——以苏童新作《河岸》的解读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岸》是苏童新近的一部“文革”题材小说。苏童真诚地直面大时代,借助一条河流的故事,铺衍了一段悲剧性的文革往事,从革命政治与日常生活、父子关系的隐喻表征、寻找与逃离等几个角度,把一段老故事讲得新意叠见,隽永深刻。  相似文献   
57.
中国“文革”与“苏联解体”是国际共运史上的两大历史事件。这两个重大事件存在着异曲同工之处和内在逻辑共性,其共同的深层原因是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上形成的党内上层矛盾分裂所致。因此,如何加强和搞好民主政治建设,特别是党内民主建设,是我们从以往社会主义实践经验中应吸取的最重要教训之一。  相似文献   
58.
辛亥鼎革,清季士子大部分以积极的姿态融入民国,即使自况为"遗老"、"遗民"者,其身份界定亦大有讨论余地,其中曲折甚有探讨之处。以云南绅耆在鼎革之际的政治选择的过程及其对辛亥革命的认知为例,我们可以看到清朝与民国之间存在明显的延续性,民国建立的特殊方式,为清季士子接受和进入民国创造了一个更为宽松的环境。  相似文献   
59.
工业革命期间,在英美等主要工业化国家中,蒸汽动力在产业领域中的应用是有限、缓慢的,而常规能源动力却得到了持续增长的应用,包括肌肉动力与水动力,在工业化时期发挥了巨大作用。蒸汽动力直到工业化社会成熟之后,才得到大范围与大规模的应用。现存研究也早已意识到蒸汽动力使用的局限,本文则试图通过对比的方式,更加清晰地指明这种局限,并揭示动力革命不是工业革命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60.
“文化大革命”时期,普通群众都不同程度地卷入了“文化大革命”的洪流之中,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起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带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失误。普通百姓的盲目崇拜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误入歧途的社会基础,大中学生的狂热激情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深陷迷途的助推力量,知识分子的集体迷失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难以走出迷雾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