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77篇
  免费   259篇
  国内免费   79篇
教育   9322篇
科学研究   867篇
各国文化   69篇
体育   976篇
综合类   675篇
文化理论   10篇
信息传播   69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146篇
  2021年   243篇
  2020年   375篇
  2019年   270篇
  2018年   237篇
  2017年   218篇
  2016年   306篇
  2015年   453篇
  2014年   1557篇
  2013年   1694篇
  2012年   2052篇
  2011年   1201篇
  2010年   942篇
  2009年   761篇
  2008年   790篇
  2007年   211篇
  2006年   174篇
  2005年   196篇
  2004年   169篇
  2003年   215篇
  2002年   167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01.
詹安泰澄江词作情兼雅怨,开向上一境,达到了无庵词创作历程的高点。本文以詹安泰澄江时期词作为中心,探讨无庵词的时代印象和词人心灵世界,分析无庵词后期词风的特征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102.
顾颉刚“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说,揭示了中国古史系统的形成规律,即战国秦汉以来的古书中所讲的历史,大多出于神话传说的演变,是由不同的神话传说一层一层累积起来造成的.其理论和方法的来源有三:对历代古史辨伪积极成果的吸收;民间传说、故事演变规律的启发;胡适的实证方法和科学怀疑精神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3.
参考Elbaz提出的教师实践性知识分析框架,以两位高校英语教师为个案,从行动学习的视角探究高校外语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构建途径,以期为高校外语教师教育与专业发展提供相关启示。  相似文献   
104.
采用自编问卷,通过对382名民营企业家子女(中学生)的问卷调查,从校内学习情况、校外学习情况、学习兴趣、作业考试情况、学习心理状态以及对自我学习的期望和要求等六大方面考察了民营企业家子女的学习状况。结果表明:民营企业家子女的学业负担较重;民营企业家子女的学习兴趣不强,学习自觉性较弱;民营企业家子女的学习心理状态不佳。研究认为,了解这些后果及其产生原因,可为探讨改善民营企业家子女学习状况、促进其健康成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5.
教学学术作为一种新的学术理念,淡化了教学与科研的矛盾,丰富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应加强制度建设,营造良好的教学学术氛围;教师要正确认识教学学术与专业发展的关系,理顺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加强对教学的交流、反思和实践,以提升高校教师教学学术水平。  相似文献   
106.
推进现代德育及其现代化建设,必须对传统德育加以批判的继承。不可忽视的是在对其进行继承的超越过程中,对传统德育的认识理解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主流认识中存在着共时态层面传统德育研究的窄化倾向与历时态层面儒家德育研究的泛化趋势,以及大传统德育与小传统德育的两种不同认识。此外,也存在传统德育与德育传统的混淆以及对“传统德育”这一学术基础用词的错用甚至是滥用。这些共同构成了重话传统德育的现实机缘。  相似文献   
107.
文章分析了韩翃诗歌所表现出的“气骨顿衰”的现象。从道德层面看,韩诗存在着立意不高、近乎猥琐的情况;从情感层面来看,韩诗缺乏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108.
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研究逐渐深入,很多文章都具有相当的思想深度,在关注陀思妥耶夫斯基艺术创作其他领域的同时,《罪与罚》成为这一时期的研究焦点,与此同时,左翼文学势力也展开了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批判。  相似文献   
109.
1960年代的历史小说表达了作家们在向历史诉求的过程中与小说中的历史人物彼此生死相知以及他们对现实的介入性言说,而这种面向历史的精神旨归和介入现实的话语呈现,又隐约地透露出作家在现实规训下的复杂心态。1960年代的历史小说也成了意识形态与政治话语诉求的认识性装置,从一个侧面显示了权力、制度、意识形态等对文学与人的规训以及这种规训的隐秘成规。  相似文献   
110.
李白的诗歌中有许多魏晋人物的典故,通过这些典故,李白表现出对魏晋名士风度的仰慕,而这种对魏晋名士的积极态度不仅对李白的生活和创作心态产生了一定影响,促进了李白饮酒题材和山水题材诗歌的发展,而且李白诗歌的个性化和主体性的高扬也和李白学习魏晋文人有关。此外,李白"清真"、"自然"的诗歌美学观念亦与魏晋玄学风气下的人物品评有相当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