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813篇
科学研究   11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33篇
信息传播   2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明宣宗朱瞻基即位后,其叔父汉王朱高煦仿效朱棣的靖难之役发动叛乱,但很快就被平定.明宣宗平定高煦之乱的原因可以总结为:明朝中央实力的加强和藩王力量的削弱;明宣宗治国经验丰富、知人善任;来高煦有勇无谋、失道寡助;明宣宗应敌策略得当.  相似文献   
32.
朱次琦以诗经世之作呈现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然仅在内容上体现杜诗沉郁之境,并未达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其景物诗与赠答诗则在形式上实现杜诗的顿挫之境,但在内容上则远离杜诗之沉郁。因此,将朱次琦纳入近代岭南诗派之列,体现了汪辟疆的独到识见。  相似文献   
33.
自朱子理学成为官学以后,朱子的言论一言九鼎,朱子的散文思想也成为权威,但是目前的朱子散文思想研究却是空白。本文认为朱子建立了理学家的新文统,使理学家古文成为古文正统,使明清古文缺乏文学性,使柳苏蒙冤,使古文难逃成为政教工具的命运。  相似文献   
34.
清代目录学领域的卓越代表人物-章学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亚敏 《图书馆论坛》2003,23(3):145-146
章学诚是清代著名的史学家、目录学家,毕生致力于讲学、著述和纂修史志。他以“经世致用”作为治学准则,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从理论到方法全面发展了我国古代目录学说。他提出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为目录学宗旨,以及“以书类人”、“互著与别裁”、“韵编与索引”诸法,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总结。  相似文献   
35.
对小程“道与阴阳”之然与所以然 (形上与形下、超越与被超越 )关系的继承 ,对周敦颐“无极而太极”之宇宙演化图式的本体论改铸 ,是朱子本体意识形成的两个关节点 ;而对张载宇宙本体意识的评判与批评 ,则是其宇宙本体意识充分形成的标志。这一本体的具体内涵主要围绕太极与阴阳、理与气以及天理与具体事物的关系而展开 :“理先气后”强调的是理对于气、宇宙本体对于天地万物的超越性存在 ;“理静气动”则是以“不能”的方式 ,从反面维护、强化着太极的形上本体地位 ;而“理一分殊”则主要表现了太极本体之宇宙论规模的遍在性及其天地万物的统摄性 ;至于其规定的相互渗透与相互补充 ,表现的正是太极 (天理 )作为宇宙本体的完整含义。  相似文献   
36.
朱生豪和曹禺分别以文学和舞台为取向翻译了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一剧。两者在人名、称谓语、旁白、委婉语和禁忌语,乃至押韵等的翻译决策上表现了明显的差异。这是两人翻译时代背景和译者主体意识差异的结果,也是戏剧文本的综合性的体现。在多元媒体时代,两种翻译策略和实践都具有很高价值。  相似文献   
37.
《小单》是朱熹所编的一部传统蒙学读本,在过去虽然影响极大,但它的内容不易为儿童所理解,形式又不适合儿童诵读,使得它难以应用于启蒙的课堂。《小学》这种尴尬的命运,对我们今天的读经倡导具有启示意义:学习的内容应该切合儿童生活的实际,学习应该顺应儿童的兴趣和爱好。  相似文献   
38.
作为两宋理学的集大成,朱子哲学在中国文化史上可谓“致广大,尽精微”。自其形成以来,历代的批评不绝如缕、代有其人,从陆象山的“见道不明”到王阳明“伯者的学问”再到牟宗三的“别子为宗”、“只存有不活动”等等,清晰地表现了一条从批评、纠偏到抗衡的轨迹。正是这些批评,昭示了理学的另一进路。朱子由于始终坚持以普遍诠释超越、落实超越的进路,因而不仅将道德理性存在化,而且也将人性“生理”化了,这既决定了他对佛禅的忌讳,对理学“向上一路”的回避,同时也制约着他的宇宙论体系及其走向。所以,以普遍意识置换超越精神,既是朱子哲学所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是其以后屡屡遭到批评与纠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9.
我国的职业指导起源于民国初期。文章通过对民国初期两位职业指导的倡导者朱元善和周诒春的职业指导思想进行梳理,并对比总结两者思想之异同,对当今的职业指导工作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40.
通过对朱庆馀171首近体诗的用韵情况分析,可以归纳为23个韵部,基本上合于王力先生关于隋唐音系的特点,是隋唐音韵分合、转移情况的有力证明。诗人朱庆馀用韵较工整、简单,呈现出"承上启下"的过渡性现象,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中晚唐诗人用韵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