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3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830篇
科学研究   17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77篇
信息传播   6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165篇
  2013年   136篇
  2012年   146篇
  2011年   197篇
  2010年   140篇
  2009年   132篇
  2008年   153篇
  2007年   163篇
  2006年   150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127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迭遭贬谪使苏轼溶入了现实生活,根植于社会实践中。体察民情,关心民瘼,是他文学创作的源泉;政治受挫,思想成熟,是他文学创作的灵感。贬谪是"根",文学成就是"果",贬谪促成了苏轼辉煌的文学成就。  相似文献   
52.
苏轼在被贬的路上,从黄州时期的摆脱功利态度,到惠州时期的身世永相忘,再到儋州时期的“寄我无穷境”,一路走来,一路顿悟。文章从他被贬三地所写的游记散文中,揭示他不同时期的思想变化,梳理他思想发展的脉络。  相似文献   
53.
刘基《春秋明经》是为举业而作,有因循《春秋胡氏传》的思想内容,也有超越《胡传》的思想内容,研究《春秋明经》的思想需要与《胡传》进行对比甄别。《春秋明经》在夷夏问题上,坚持以夷夏之辨为礼义之辨,没有狭隘的民族观念。《春秋明经》的天人感应说承自《胡传》,与刘基自己的天人感应观念有区别。《春秋明经》的著作年代应当在青年时期。  相似文献   
54.
墨家总结战国百家争鸣的思维论辩方式,推出辩学元典《墨经》,是中国古代逻辑的典范样式。杂家吕不韦主编的《吕氏春秋》兼容发挥墨辩,发展了墨家推理论和语义学,取得重要学术成就,谱写墨辩发展史精彩一页。  相似文献   
55.
我是我的印象的一部分,而我的全部印象才是我,记忆与印象作为史铁生的写作之源,经历了极限体验、反思生存、通过写作寻找生存的意义以及把记忆与印象作为写作之源的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56.
参照胡适日后公开的留学日记、私人书信等材料,是重新回溯到新诗的发生这一历史现场的有效途径。胡适尝试白话诗的原始材料与他后来的文学史叙述这两者之间存在空隙与参差之处,置身其中不难发现从打油诗到白话诗这一命名转型的轨迹,白话新诗的发生与方言入诗的内在关联也由此得到呈现。  相似文献   
57.
中国古代小说称名源自"子书",形成了悠久的"子书"传统,受其影响,小说的文类属性也带有明显的"说"的特点;小说之"说"的"立说"、"解说"属性影响到小说的叙事,形成了主观化的叙事方式;其以"说"统"事"的言说方式则成为小说"文体众备"的学理基础。  相似文献   
58.
明代小说《平妖传》署名张无咎所作的两篇序文,虽有差异,但并非伪作,它们提供了《平妖传》版本的相关真实信息:《平妖传》二十回本和四十回本均非原本,四十回本为冯梦龙增补本,原本应该是回数在二十回和四十回之间的本子。这些信息为我们了解《平妖传》提供了不少有用的史料资源。  相似文献   
59.
刘知几《史通》的创作受到了刘勰《文心雕龙》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撰述形式和史学思想上。刘勰有着宗经的史学观,推崇言经《尚书》和事经《春秋》,主张尊贤隐讳。刘知几批判性地继承了刘勰的史学观,他从史学家的角度对《尚书》和《春秋》展开了批判,提出了隐讳的限度问题,对刘勰的宗经史学观进行了修正。刘知几写作《史通》是出于纯洁的史学理想,而且他和刘勰对经书的喜好情感不同。  相似文献   
60.
吕祖谦在其<左传>学著述中,部分继承了汉学的传统,对<左传>传文、注释,以及前辈相关观点有诸多疑问,其背后却有着尊经尊孔的思想做指导,这与吕氏的疑古并不矛盾,二者构成了吕氏<左传>学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