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5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64篇
科学研究   268篇
体育   19篇
综合类   6篇
信息传播   22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81.
我国信息组织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中国知网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1990-2009年收录的关于信息组织研究的期刊论文进行计量分析,通过定量分析,探讨我国近年来信息组织研究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582.
选择中国知网(CNKI)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的相关数据库作为检索数据来源,2000-2009年10年间关于数字图书馆知识组织的研究论文作为分析数据,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进行统计,并结合文献内容从文献总体、时间、空间分布、著者及机构分布、主要内容、引用及下载情况等角度分析我国关于数字图书馆知识组织的研究状况,总结数字图书馆知识组织研究的趋势和特点,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83.
基于1990—2022年Web of Science和CSSCI文献库的样本文献,结合文献计量法和系统性文献回顾法,对智能制造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与总结,识别出研究不足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研究发现:智能制造现有研究包括七大知识模块:概念内涵、核心系统、测量方式、情境、理论视角、前因与后果因素和发展路径,它们共同构成了“What—Why—How”(2W1H)知识框架。What维度(概念内涵与外延)包括智能制造的概念内涵、功能和支持两大核心系统以及对智能制造水平的测量方式;Why维度(前因后果与作用机制)包括技术革命和商业文明时代两大情境,赶超战略、微笑曲线理论、行动者网络和价值共创四大理论视角,技术、组织和环境层面的前因因素,以及国家、产业和企业层面的后果;How维度(发展路径)包括技术和创新追赶、价值链攀升与集成、行动者网络和价值共创四种发展路径。综合现有研究不足、研究热点与研究前沿,对2W1H三个关键问题提出具体的研究议题方向。结合文献计量法和系统性文献回顾法,更加科学客观地提出了智能制造整体知识框架以及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84.
在新背景、新形势和新要求下,为明晰产学研协同创新领域的研究热点主题及发展脉络,以2007—2021年中国知网中的570篇高质量文献为样本,运用文献计量分析软件Cite Space进行可视化分析,呈现出发文趋势以及关键词的共现、聚类和时间线图谱。结果表明: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内涵、理论、模式和机制,科学系统地回答产学研协同创新“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关键问题,但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变化显著并与国情联系密切,从早期对产学研组织模式的路径探索到逐渐对教育改革、政策激励和知识产权保护等制度保障予以关注,再到在国际创新竞争加剧背景之下强调创新环境建设和提高基础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基于研究结果,分析判断国内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基本走势为政府引导作用、知识支撑能力以及环境培育功能会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585.
首先,调查了撤稿观察数据库(RWD)中截至2022年5月21日因“缺伦理审批”或“无患者知情同意”科技伦理失范(EMSR)论文的发表及撤回(包括撤稿、关注、更正)时间、署名作者来源国家及机构、来源期刊及出版商、学科分布及相关撤回原因等状况;结果显示,近年来全球EMSR原因撤回论文呈上升趋势,且中国作者参与的数量增加明显,95.35%的EMSR撤回论文集中在健康科学和基础生命科学领域。其次,结合科技伦理问题呈现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提出了强化科研活动全流程科技伦理监管策略;最后,作为期刊人,从压实主体责任的视角,提出了科技期刊参与科技伦理协同治理的思考和建议:科技期刊可通过对科研者的伦理宣传教育、投稿论文的协同伦理审查把关以及撤稿惩戒等手段发挥协同共治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