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4篇
教育   834篇
科学研究   152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1篇
综合类   36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93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168篇
  2012年   150篇
  2011年   178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143篇
  2006年   135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81.
民国时期为我国公私藏书的转型阶段,藏书开放思想占据主流地位.藏书家围绕服务社会、服务民众,提高全民素质这一目的孜孜以求,私人藏书与国家、学校藏书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对推动学术研究、弘扬中华文化、保存珍贵典籍做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982.
中文古籍数字化的现状与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籍数字化是伴随信息技术的进步而发展起来的一个新领域.它与古籍整理、文献保护、文化传承紧密相关.文章从古籍数字化的概念谈起,详细介绍了古籍数字化的现状,旨在阐述古籍数字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983.
黄丕烈的藏书题跋具有独特个性风格,其中尤以<士礼居藏书题跋记>为代表.书中佞宋刻,嗜旧钞,为先贤存古留真;精校勘,细考辩,求古藉尽善尽美;广交友.析疑义,显乾嘉士人风貌.它们不仅是藏书家三十余年藏书校书的经验总结,也是土礼居兴盛衰落的沧桑见证.  相似文献   
984.
读者自主选购与新书阅览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读者自主选购新书阅览室,就是图书馆与图书供应商合作,图书由采访人员不定期到书商处选择近期出版新书,经过查重和加装磁条后,在图书馆开设新书展示阅览室,供读者阅览、外借的读者自主选购的方法.让读者直接参与图书馆的藏书建设,改变了传统采编流程,消除了图书加工所带来的时差,有效发挥了经费效益,提高了图书资料的收藏质量和利用率.  相似文献   
985.
图书馆是古籍普查的重要单位,肩负着古籍普查工作的重要任务,文章主要分析古籍普查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关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986.
市民阅读与城市文化内涵的关系——以深圳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深圳图书馆2007年的读者图书借阅量进行统计和分析,通过统计数据了解深圳市民的阅读行为和阅读习惯,从而揭示市民阅读与城市文化内涵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87.
张久珍编著的《国外参考资源检索与利用》是对当代西文参考资源的全新整理与研究,不仅反映了当代国外参考资源的新发展、新成果,而且注重理论知识与基本技巧在新成果中的运用,强调资源的"参考性"的实践性价值,提倡学术规范,是图书馆界的导航之作。  相似文献   
988.
书评应成为图书控制的一种有效形式。书评的生命在于随变而适,根据图书生产和图书传播的不同特点,用不同的书评品种和类型有针对性地实现对图书的控制。在图书生产领域提出了“版前书评”概念,讨论了其实施生产控制的具体步骤。在图书流通领域,提出了针对图书的纵向流通和横向流通的不同书评类型,并提出通过浓缩性书评以颠覆“选者”的先入之见,直接面向个体读者,真正实现书评的图书控制价值。  相似文献   
989.
图书采购招标中的事前控制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提出在图书采购招标中为提高图书馆采购的质量和效率,应对图书采购的决策进行事前控制,并总结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0.
公共图书馆为家庭藏书建立管理平台系统,实现对家庭藏书电脑化、网络化的管理,将家庭藏书信息集中管理起来,有利于公共图书馆了解家庭藏书的情况,使地方文献书目数据得到健全和补充,也使家庭藏书得到流通,提高了藏书利用率,同时藏书者之间得到了交流与沟通,更好地营造了全民读书的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