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195篇
  免费   514篇
  国内免费   549篇
教育   32519篇
科学研究   3204篇
各国文化   235篇
体育   2490篇
综合类   2646篇
文化理论   23篇
信息传播   314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02篇
  2022年   309篇
  2021年   779篇
  2020年   968篇
  2019年   565篇
  2018年   379篇
  2017年   365篇
  2016年   484篇
  2015年   1035篇
  2014年   2796篇
  2013年   2656篇
  2012年   3518篇
  2011年   3621篇
  2010年   2651篇
  2009年   2373篇
  2008年   2820篇
  2007年   3120篇
  2006年   3030篇
  2005年   2859篇
  2004年   2394篇
  2003年   2214篇
  2002年   1756篇
  2001年   1430篇
  2000年   875篇
  1999年   266篇
  1998年   130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86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2篇
  1984年   65篇
  1983年   54篇
  1982年   48篇
  1981年   47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25篇
  1978年   46篇
  1977年   36篇
  1976年   37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思想是新世纪加强党的建设的纲领,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丰富、发展。其核心是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  相似文献   
922.
汉语中级精读教材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级汉语精读教材不断推出,较以前有了很大改进,但还存在一些不足.本文选取了6种新教材从3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首先是生词的控制和编排,第二是重点词语和语法项目的注释,第三是练习的设计,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923.
论成人教育中学习动力的激发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成人高校学生学习动力普遍不足,分析影响成人学生学习动力的因素,探索激发成人学生学习动力的措施。这是当前成人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924.
自然意义的天道是恒常而不可变更的,社会意义的天道则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神性意义的天道则具有永恒性、主宰性。道德形上学意义的天道观虽有其变化的一面,但其核心始终是“仁义礼智,天道在人”的观念。从西方思想文化来看,与中国文化中的天道观相对应的是其神论。大体上说来,西方神论的历史演变是从古希腊的多元神论开始,经过理性思辨的上帝观的洗礼,并与希伯来惟信传统的上帝观相结合,终而形成了基督教的上帝观。中西天道观的相通之处使基督教得以在中国传播,并为部分晚明学人所接受,而二者之间的差异则决定了基督教东传的种种曲折与反复,决定了基督教传教士与晚明学人之间的差异。前者旨在“学术传教”,而后者则重在“以教引实”。  相似文献   
925.
文章从师范大学生专业发展的角度,探讨了扶贫支教活动对师范大学生的教育实习、教育专业课程学习、教师专业精神形成等方面的影响。扶贫支教活动的开展,将会有效促进师范大学生的专业发展,是教师教育方式的重要转变。  相似文献   
926.
中国共产党传统的政治优势随着时代的变化正面临着挑战 ,比较突出的是阶级基础理论和党群关系方面的变化及其挑战。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对我们党应对挑战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此外我们还要有相应的制度层面创新和具体操作层面创新。  相似文献   
927.
高职院校生源状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职生源的文化基础水平和知识结构呈现多样性和一定的层次性,这促成了其学习需求和发展方向的多样化。我们应根据高职院校生源结构特点“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所长,促进学生个性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928.
家庭寄养对孤残儿童社会适应行为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孤残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发展或多或少地有所滞后或者缺陷,在社会适应行为发展上尤为突出。寄养儿童在寄养家庭中得到了情感满足、需要满足、行为支持、心理健康发展。家庭寄养对孤残儿童的适应行为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29.
高校学报的封闭办刊格局与现代社会的开放特征是不相适应的,改革学报的封闭办刊体制已是大势所趋。改革的当务之急是要树立和强化学报的主体意识。高校学报强烈的主体意识有助于推动其面向社会开放办刊,尽可能向社会汲取和输出一切有利于自身和社会发展的优秀文化成果,从而形成一种能与社会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930.
我国将通过中外合作的方式,在全球开办100所孔子学院。向世界推广具有“和平”特质的中华优秀文化。建立孔子学院具有特殊的意义,但传导相关的语言、师资的素质、《论语》的翻译以及如何将传统的中华文化与外语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等有关问题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