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72篇
  免费   150篇
  国内免费   94篇
教育   8343篇
科学研究   833篇
各国文化   25篇
体育   574篇
综合类   644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29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171篇
  2020年   193篇
  2019年   152篇
  2018年   114篇
  2017年   129篇
  2016年   155篇
  2015年   263篇
  2014年   766篇
  2013年   753篇
  2012年   960篇
  2011年   898篇
  2010年   698篇
  2009年   600篇
  2008年   720篇
  2007年   774篇
  2006年   805篇
  2005年   583篇
  2004年   518篇
  2003年   459篇
  2002年   359篇
  2001年   288篇
  2000年   159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使用弗莱、鲍桑葵、克莉丝蒂娃等理论家的理论及叙述学理论,分析哈代的著作《卡斯特桥市长》,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肖尔瓦特对这部作品女主人公的定论,并通过弗莱原型移位理论来分析在理性双重缺失的境遇下,叙述者所追求的理想生活态度。  相似文献   
72.
本分析了历史上出现过的三种人生价值观,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人生价值观同三种人生价值观的根本区别,以及共产党员坚持马克思主义人生价值观是我们党在革命和建设时期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提出了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生价值观。  相似文献   
73.
从新疆大学现行体育教育的考评制度内容、方法和评分标准三方面进行现状分针,揭示其弊端,并针对此提出重新确立体育课考评制度的原则和依据,通过图示及其特点加以说明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74.
本文主要介绍了用阶梯切削法来建立YT15氮化钛涂层车刀的刀具使用寿命计算公式方法,并对涂层刀具和未涂层刀具的切削数据进行了处理和比较,进一步从理论上和实验上论证了涂层刀具的使用寿命远高于未涂层刀具的事实。  相似文献   
75.
教学问题主要是教师语言行为问题;注重教师语言行为的品质是学校教育的优良传统;教师队伍语言行为的品质关系着教育改革的成败。  相似文献   
76.
《原野》是曹禺秉持着形而上的诗性哲学对宗法制社会家族复仇题材的一次考量。仇虎与焦大星之间兄弟亲情和家族世仇的情感焦虑,构成了《原野》的叙事主题。然而《原野》的审美价值更多地着落在它的副部主题上,正是有了花金子的参与,复仇的神圣使命才染上了情爱的野性活力,使涌动的生命得以冲破逼仄的喉咙,在残阳如血的“原野”直直放歌。也许是激情耗尽的缘故,花金子之后,曹禺再也没有完整地塑造过这样的野性女子。《原野》终成绝唱。  相似文献   
77.
苏轼是北宋乃至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颗耀眼的明星。他一生沉浮于宦海 ,出入于儒释道 ,纵横于诗文词的创作 ,处处以“随”这一人生哲学平衡自己的心理 ,保持自己的存在。可以说“随”是其坎坷人生的心理暗示 ,是其出入儒释道的哲理反思 ,是其文学创作的成功经验 ,研究苏轼时 ,如果抓住了这个“随”也就摸到了苏轼文心跳动的节律。  相似文献   
78.
职业自我效能理论及其对高校职业指导的启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职业自我效能理论的产生、概念的界定、职业自我效能的测量,以及职业自我效能理论的有关观点等方面,论述职业自我效能的基本内容.该理论给高校职业指导的启示是:应提高学生的职业自我效能;加强对女生的职业指导和教育;丰富职业指导的渠道和方法.  相似文献   
79.
蒋捷生平行实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宋著名词人蒋捷,词名胜极一时,惜今人对之研究寥寥。本文就蒋捷生平可考事迹进行一一考证。  相似文献   
80.
胡塞尔生活世界理论的奠基性、非客观化、主体间性等特征启示教育应转变传统的学生观念,生活世界观下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目的,学生是处于不断生成中的人,学生是教育生活的主体,师生关系中学生与教师互为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