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30篇
  免费   222篇
  国内免费   202篇
教育   4919篇
科学研究   1208篇
各国文化   21篇
体育   817篇
综合类   548篇
文化理论   14篇
信息传播   24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130篇
  2021年   219篇
  2020年   288篇
  2019年   281篇
  2018年   225篇
  2017年   258篇
  2016年   257篇
  2015年   276篇
  2014年   662篇
  2013年   1339篇
  2012年   840篇
  2011年   850篇
  2010年   614篇
  2009年   483篇
  2008年   551篇
  2007年   581篇
  2006年   502篇
  2005年   416篇
  2004年   331篇
  2003年   279篇
  2002年   199篇
  2001年   163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基于宁波市达敏学校社区课堂教学的行动研究,本文系统地探讨了智力障碍学生的 社区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并从实践成效对该模式的可行性、有效性进行了论述,以期提供 培智学校课堂教学新思路,以适应当今世界特殊教育发展的趋势,使学生“学以致用”,融入 社会,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2.
本文采用实地访谈、问卷调查、实地观察等方法对贵州省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源整合的现状、成功经验、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3.
在在线学习环境中,社区感、社会存在感是影响学生成功和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在线学习领域的研究者和实践者越来越关注多媒体工具、富媒体教学方法对在线课堂中社区感、社会存在感的积极影响的有效性。此外,随着在线学习环境越来越多媒体化,计算机媒介学习环境的内在社会障碍可能会越来越少。因此,本文首先调研了相关的理论框架和概念,包括社会存在理论、计算机媒介交流环境中的社区;然后探讨了特定的多媒体方法对于社区建构、社会存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4.
虚拟学习社区具有自发、自管、自调的特点,与自组织理论的基本内涵呈现极强的内在耦合性,如果社区中的学习者建构合理的身份认同与自我效能感、又具有一定规模的参与人数、发表的作品及跟贴达到一定数量、社区中教师具备沟通智慧与反思习惯、社区中的知识权威和意见领袖发挥影响、教育主体之间建立有效的心理契约这几方面满足了耗散结构的产生条件,虚拟学习社区就会出现自组织的特征,由无序走向有序,形成非线性复杂系统。  相似文献   
195.
信息时代的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通过专业化发展来顺应教育新的发展趋势。网络教师共同体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有效的途径。文章通过对网络教师共同体知识建构的特征、方法、过程和环境等要素进行探讨和研究,以推动教师专业化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96.
文章通过内容分析法与调查法,对西祠讨论版上的一个班级社区进行研究.通过成员交互参与程度、交互质量与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运用知识的意愿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以了解虚拟学生社区中知识共享现状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97.
论旅游演艺的文化体验性与原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和演艺业携手发展,带来新兴旅游演艺市场勃兴。为推动旅游演艺业可持续健康开发,并提升旅游演艺发展水平,有必要关注、研究和提升旅游演艺的文化体验性和原真性,在旅游地居民积极参与下实现旅游演艺的“舞台真实”。  相似文献   
198.
图书馆数字化发展,使数据挖掘技术在读者借阅行为分析方面得到了广泛使用。利用图书馆的借阅数据及调查结果,可形成一个关于读者需求的数据仓库,挖掘出读者需求的规则和模式,提取出有价值的内在信息,以便为图书馆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99.
社区道德是一种自觉维护社区公共利益的公共意识和公共行为准则,社区民间组织是具有明显的志愿性、自治性和公益性等特征的组织形式,当社区民间组织的目标与社区道德要求相一致时,就为社区公共道德意识的觉醒和践行提供了良好的组织载体和培育空间。根据多年对天津市一个老年妇女小组的追踪研究表明,社区民间组织是社区道德建设的内生动力,是提升居民公共主体意识和社区归属感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200.
以人为本是当代社会最大的本质和核心,也是中国社区教育发展的动力和方向。社区教育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要面向全体民众;要促进公民的全面发展;要满足社区不同群体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