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3篇
教育   62篇
科学研究   18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12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我国欠发达地区工业园区的发展存在诸多问题,亟待整合。本文分析了工业园区整合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地方保护主义下的利益协调机制缺失。地方政府在工业园区整合中要基于管治的视角,充分发挥其作用和职能,积极处理好整合所涉及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关键在于构建利益协调机制,明确各利益主体的责任和权利,制定切实可行的协调工作程序,完善协调工作的组织管理制度,出台配套的财政政策、投融资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和人口转移政策。  相似文献   
52.
针对网络销售渠道的线上销售、线下配送特点,为两条网络销售的竞争供应链引入产品替代因子,构建基于物流与价格双重竞争的三级供应链竞争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分散决策与集中决策下两条供应链间的竞争情况及产品定价策略,重点分析产品替代度对供应链竞争决策和协调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产品替代度的增大,两种结构下的两条供应链决策反应一致,但分散决策下的供应链效率始终低于集中决策下的效率;分散决策下的供应链总利润随产品替代度加大而上升,集中决策下的供应链总利润则与之相反,且集中决策下的收益共享契约因子的取值区域也随之缩小。研究结论对供应链竞争决策和协调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3.
根据工程勘测、施工的一点体会,对匝道曲线算法进行了分析,提出一种基于CAD10FX—4500P可编程型计算器的方法,并给出部分算例,以其作为当前实际应用的一种补充.  相似文献   
54.
张毅  陈圻 《软科学》2010,24(12)
采用复合系统模型计算了全国30个省(区)物流业子系统与经济子系统的有序度,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全国与东、中、西3个地区各子系统有序度和复合系统协调度,并进一步分析了经济最发达的4个区域的协调度在研究时段内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对物流业子系统贡献最大的序参量是周转量,受各个地方政府2005年加大物流业投入影响,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对物流业子系统贡献也明显上升。对经济子系统而言,城镇与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与人均工资先后对经济子系统贡献最大。总体上,东、中、西3个地区协调度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55.
探讨对初中标枪运动员加强协调训练,以提高标枪运动成绩,旨在引起基础教练员重视对初中标枪运动员进行协调素质训练,为国家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6.
采用实验法,对少年篮球运动员采用弹跳力训练与协调性训练相结合的实验训练,研究表明,两种训练手段相结合,在有效提高弹跳力的基础上,跳投离地高度也出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7.
在完成田径技术动作的过程中,人体的某个部分起主导作用,另外一部分起“协动”作用。本文阐述了协动部分在完成技术动作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及对田径教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8.
分析合肥经济圈资源要素结构、工业投资结构、企业与产业结构特点,并进行工业化率、城镇化率、非农化率比较,研究中心城市工业化发展、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关系以及由此决定的中心城市带动力对经济圈发育水平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速经济圈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59.
阐述了常州电大开展社区教育在协调、服务机制上的优势,分析了常州电大开展社区教育的协调服务机制的现状,提出了加强社区教育的协调服务机制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60.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是指在本区域经济交往日趋密切、相互依赖日益加深的情况下,发展上应协调互动,从而达到和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需要以政府间的协调配合为平台,且由此来构建和运行区域经济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