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1277篇
科学研究   97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27篇
综合类   15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5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156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146篇
  2008年   203篇
  2007年   298篇
  2006年   209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为了揭示广东茂名农村妇女健身状况,在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自编问卷对茂名地区的1668名农村妇女的健身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茂名农村妇女健康自评结果基本呈正态分布,为了增进健康,茂名农村妇女大多选择保证睡眠和改善饮食的方式,其次选择生活规律和补充营养,只有23.02%的妇女选择健身来增进健康,还有8.63%的妇女选择求神拜佛来增进健康.不想和一点都不想健身的人数比例都比认为健身不重要和一点都不重要的多.有85.24%的茂名农村妇女达不到每周健身3次的标准;每次健身时间达到30min以上者的比例仅有17.21%;有28.69%的茂名农村妇女运动强度达到体育人口的标准.健身意识不强、传统观念的束缚是阻碍农村妇女健身的主观因素,没时间、经济水平低下、场地设施匮乏和没人指导是影响农村妇女健身活动的主要客观原因.  相似文献   
6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和政府为了求解跨世纪的“三农”难题而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本文采用文献、问卷调查、数理统计以及理论分析等方法,在对当前湖南农村体育发展现状进行调研基础上,阐释了全民健身在促进农民“发展”、促进乡风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功能,以期充分利用全民健身推动湖南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建设。  相似文献   
6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根据太极拳对身、心的锻炼价值及文化的继承等特征,从新农村贫富差距的根源;农村社会关系及农民的思想波动状况;新农村的生产、生活状况及休闲方式;新型农民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需要;农村体育人口现状方面及焦作太极拳普及成功的模式等方面,论证了进一步加大力度普及太极拳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64.
新农村建设的政治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政治经济学角度提出了四个基本观点: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政府政策作为农村建设的外部条件,需要通过农民这个内因起作用;新农村建设走社会主义道路必须以合作经济为基础,小农经济和集体经济都承担不了这一重任;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不仅要发展农业,以工业反哺农业,而且要发展工业,并且以工业改造农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起点是乡村文明,终点应是城镇文明,即使是人文乡村图景亦难掩盖亿万农民对城市文明的现代诉求。  相似文献   
65.
我国工商资本下乡研究:文献梳理与问题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工商资本大举进入农村经营农业的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并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和重点领域。学界主要从工商资本下乡的动因、渠道与模式、对解决“三农”问题的积极意义和负面影响与潜在风险以及政府规制等方面进行研究,对工商资本下乡的积极意义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主流观点支持工商资本进入农业,但强调需要加强监管,防止过度“非粮化”“非农化”以及大量圈地和排挤农民等现象发生。此外,城市工商资本与农村工商资本的划分、差别化监管的依据以及“非粮化”控制的区域范围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6.
摘要:新农村多元体育文化协同发展,是保证我国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以新农村体育文化多元结构为研究对象,以协同发展理论为理论范式,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方法,系统地研究了新农村多元体育文化协同发展问题。研究认为:新农村体育文化是多元化发展结构,其具有共存性、稳定性、共融性等特点;推进体育文化多元结构协同发展必须建立体育多元文化共同目标价值、组织保障及制度约束机制,从而保证新农村体育文化多元化格局有序、持续发展;建立和优化公平竞争平台、大力传承传统和特色体育文化、鼓励和倡导新型时尚体育、融合发展格局等方面是农村体育文化多元结构发展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67.
Abstract

The paper draws attention to free time activities in the Polish countryside after 1945. In pre-war rural worldview, every action in which the element of household usefulness was absent, was valued negatively, and considered to be laziness. Growing spatial mobility of village dwellers and changing attitudes towards work on farms resulted in depreciation of land as superior value. This shift together with industrialization and positive valuation of urban culture brought new patterns of spending time in the countryside. Traditionally, ‘Neighbourhood sit-ins’ – a kind of zone of pleasure and fun, situated on the border between the spheres of work and active rest – have been transformed into something totally different. The emergence of radios, TV sets, and pop culture meant that group meetings were focused on content entirely separate from work. In my article, I would like to examine the intersection of two domains of leisure in post-war countryside, time of community, associated with relaxing meeting, spontaneous fun on the one hand and organized time of the youth on the other. Another major issue I would like to discuss in my paper is emergence of private spare time and its perception by village dwellers.  相似文献   
68.
纵观中国传统农村社会,法治长期得不到发展,传统农村主要依靠社区内自身的礼治秩序实现农村治理的目标。传统农村具有血缘性、狭隘性、封闭性、独立性等特征,这些独特秉性酝酿了独特的农村礼治秩序。农村礼治秩序的实施运行则从根本上取决于相关因素的保障;礼治的制度资源、制裁效能成为产生礼治秩序的重要内因;乡村的社会环境、政权管理的高成本则为礼治秩序的产生提供了可能的外因。  相似文献   
69.
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三农”问题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和今后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江泽民同志始终十分重视“三农”问题 ,他的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思想是我们党制定新时期“三农”政策的理论基础 ,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0.
通过在论述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体质建设重要意义的基础上,重新审视陶行知健康教育思想,重点阐述其健康教育思想对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体质建设的启示:因地制宜,抓好农村体育建设;以村容整洁为重点,搞好农村环境卫生;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