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篇
教育   28篇
科学研究   4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新时期闽台旅游合作发展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闽台传统的五缘关系是闽台旅游合作的最大优势,两岸“三通”基本实现后,闽台之间的人员交流与经贸交往日益增长,闽台旅游合作一定要抓住两岸和平稳定的重大历史机遇和国家支持海西建设的战略机遇,合力打造海峡旅游产品。通过紧密把握闽台旅游合作的优势,构建科学有效的合作发展模式将闽台旅游合作引向深入,实现闽台旅游产业深度对接,以期促进海西加快建设为我国重要的自然文化旅游中心和亚太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32.
海峡两岸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演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斌  欧伟强 《科研管理》2016,37(7):35-46
论文分析了海峡两岸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演进的六大"演化代",阐述了两岸产业集群持续创新能力演进机理。并以闽台LED产业集群为例,采用多链扩展改进的产业技术路线图,对两岸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演进过程进行全产业链、多维度综合分析。最后,提出了促进两岸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演进的思路:(1)在实现模式上,以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对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接,进而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加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最终带动两岸新兴产业集群乃至相关产业集群的腾飞。(2)在运行机制上,实现由"分散发展"向"集聚发展"转变、由"个体制造"向"聚合制造"转变、由"技术追赶"向"技术跨越"转变。  相似文献   
33.
通过对"主权—治权"分析框架及其相关政治论述的检视和反思,发现该分析框架存在诸多问题:治权是一个学术上欠规范的概念,两岸对"治权"的理解不尽相同,该分析框架存在着逻辑上的缺陷,该分析框架对两岸分裂现状的解释欠缺说服力。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替代性分析框架,即"主权所有权—主权行使权—一般治权"分析框架。新分析框架的核心是将国家权力整体划分为三部分,这在逻辑上比"二分法"更加严谨与科学。它有助于更具体地描述和界定目前两岸现状,有助于更有力地维护"一个中国"框架,有助于更好地找到解决两岸统一问题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34.
石勇 《高教发展与评估》2012,28(3):60-66,122
大陆学生赴台湾攻读学位,是两岸开放交流发展的必然结果,必将大大推动两岸文教交流,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但台湾当局针对大陆学生的某些歧视性政策以及两岸政治、社会制度的不同将在一定程度上给赴台陆生造成困扰.两岸应携手应对、妥善处理陆生赴台可能衍生的各种问题,维护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局.  相似文献   
35.
海峡两岸林业合作中的集体林地利用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基础上进行的海峡两岸林业合作过程中,由于缺乏林区集体经济组织及林农自主、深层次的参与,林地利用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从《农村土地承包法》、《森林法》等立法现状和林改的实践来看,在两岸林业合作中探索对集体林地的利用创新模式是非常必要且可行的。通过林业合作社的牵头作用,可以实现林地的规模利用;通过林农与台胞的有限合伙,则可以实现林地的增值利用。一些与林地利用有关的配套制度的建设也有助于促进和稳定两岸合作关系,增强集体林业的活力。  相似文献   
36.
一体化架构下两岸农业合作的省思与机制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多重因素的影响,两岸既有的农业合作机制在体现市场主导性的同时呈现出政府制度性缺位的状况,同时,合作机制的功能发挥范围也长期停留于投资贸易以及农业生产的技术领域.2008年5月两岸关系改善以来所呈现的两岸经济一体化取向和农业合作自身的进展,衍生了两岸农业合作机制创新诉求.未来,两岸应在市场与政府职能合理划分的基础上,形成市场机制与政府制度化安排良性互动;并从"大农业"范畴出发,建构更符合两岸农业竞争力提高和经济一体化需要的农业合作新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