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95篇
  免费   219篇
  国内免费   238篇
教育   3828篇
科学研究   2086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166篇
综合类   364篇
文化理论   14篇
信息传播   208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1篇
  2022年   202篇
  2021年   380篇
  2020年   426篇
  2019年   383篇
  2018年   245篇
  2017年   300篇
  2016年   339篇
  2015年   364篇
  2014年   633篇
  2013年   628篇
  2012年   568篇
  2011年   582篇
  2010年   350篇
  2009年   331篇
  2008年   368篇
  2007年   451篇
  2006年   416篇
  2005年   366篇
  2004年   312篇
  2003年   267篇
  2002年   164篇
  2001年   121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5年   3篇
  1976年   1篇
  1957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文章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我国图书馆LAS的发展历史、重要作用 ,以及数据处理特点和对硬、软件的要求等问题 ,重点论述了我国图书馆LAS的发展现状、模式选择 ,以及在构建图书馆LAS时应注重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52.
数据挖掘技术在科研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网络信息检索的现状,本文从数据挖掘、序化、组织和应用等方面,论述了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网络信息检索优势,对拓展科研信息服务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3.
浅议CALIS联合目录数据库书目质量控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戚文 《图书馆论坛》2004,24(1):97-99
文章分析了CALIS联合目录数据库书目质量控制的现状;数据库存在的书目数据质量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提高书目数据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54.
网络数据内容分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阐述了网络数据的特点,介绍了内容分析法的类型,研究范围和内容分析法的一般研究过程,重点分析了内容分析法在网络数据分析方面的应用,以及论述了内容分析法在网络数据分析方面的难点。  相似文献   
55.
基于数据库联邦方式的多数据源集成检索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多数据源集成检索系统的产生背景和实现方式,分析了基于数据库联邦方式的多数据源集成检索系统的体系框架和异构问题,对国外的基于数据库联邦方式的多数据源集成检索系统进行了介绍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56.
Zusammenfassung Mit den XML-basierten Sprachen GML, XSLT und SVG lassen sich Geodaten nicht nur anwendungsorientiert modellieren, sondern auch karten?hnlich visualisieren. In dieser Fallstudie zeigen wir das, indem wir realistische Geodatenbest?nde der Landesvermessungs?mter zun?chst mit der Geography Markup Language (GML) nachmodellieren. So mit GML strukturierte Daten werden dann mit der Extensible Stylesheet Language for Transformation (XSLT) auf Elemente der Sprache Scalable Vector Graphics (SVG) abgebildet. Dabei wird der Prozess der kartografischen Visualisierung durch XSLT-Konstrukte modelliert und auch gleichzeitig implementiert. Als Ergebnis erhalten wir Grafiken, die den entsprechenden Karten der Landes?mter zumindest nicht un?hnlich sind.
Using the XML-based languages GML, XSLT and SVG, we modeled German geo data and also visualized it in map-like graphics. This case study shows the feasibility of that approach, by modelling the data with the Geography Markup Language (GML). Then, the GML-structured data is mapped with the Extensible Stylesheet Language for Transformation (XSLT) to elements of the language Scalable Vector Graphics (SVG). The process of cartographical visualization is thus modelled through XSLT-constructs and at same time also implemented. The results are graphics, which share close ressemblance to the corresponding maps of the official offices.
CR Subject Classification I.3.3,I.3.5,I.6.5,I.7.2,J.2  相似文献   
57.
58.
[目的/意义]探究我国为实现促进大数据发展的政策目标而构建的政策工具选择体系结构,揭示大数据政策工具选择中存在的问题,为优化我国促进大数据发展政策工具选择提供建议。[方法/过程]构建由63项聚焦大数据发展的政策文本构成的政策样本集,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样本集中包含的政策工具进行编码。建立包含基础资源维度、技术维度和领域维度的政策工具选择三维分析框架,通过编码映射,建立其与政策工具编码的关联。从领域维度,使用层次聚类分析法,对样本政策文本进行聚类分析。[结果/结论]政策工具编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大数据政策工具选择中存在缺乏长期规划,政策及政策工具协同不足,政策工具选择欠丰富;政策工具选择结构失衡;需求表达模糊,难以定位关键政策及政策工具等问题。应加强战略规划和发展理念指引,重视政策及政策工具协同,规避公共风险,构建需求驱动和问题导向的政策工具选择体系结构,创新设计与应用关键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59.
This article presents an empirical study focused on a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the UNIMARC format. An analysis of the structural quality of the data provided by the format is evaluated to determine its current suitability for meeting the requirements and trends in data architecture for the information network and the Semantic Web. Driven by a set of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that identify weaknesses in the data schema that cannot be bridged by simply converting data to MARC XML or RDF/XML, we conclude that the UNIMARC format is not compliant with the current metadata schema desiderata and must be replaced.  相似文献   
60.
Our library has previously investigated the potential impact the addition of contents notes on circulation. In a subsequent study, we found contents notes were the second metadata element most heavily linked to circulation (title was first). Since there has been a marked decline in the use of print resources at our library and a corresponding increase in digital resources, we wanted to know if the addition of contents notes to records for online streaming audio files would result in a similar increase in usage. After enhancing the records, we tracked usage for a period of three month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