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2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1850篇
科学研究   152篇
各国文化   8篇
体育   187篇
综合类   144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5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188篇
  2012年   195篇
  2011年   208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142篇
  2007年   187篇
  2006年   159篇
  2005年   169篇
  2004年   134篇
  2003年   139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苍凉是弥漫于张爱玲小说中难以消解的情感主调。然而,穿越苍凉的雾障,深入文本的底层,闪烁其中的也有温情的亮光。对快乐的追寻,人性真纯的显露,瞬间真爱的显现,难得的宽悯是其对小说人物情感的温情表征。  相似文献   
992.
樊浩 《中国德育》2006,1(5):7-12
在现代性文明中,无论是道德哲学还是道德教育,都过度冷落甚至消解了“冲动形态的伦理”,由此导致伦理精神无的放矢。现代道德教育必须实现哲学范式的转换,建立一种融“认知形态的伦理”与“冲动形态的伦理”于一体的、由“认知形态的伦理”走向“冲动形态的伦理”的道德教育形而上学体系。对伦理精神形态的健全、伦理冲动的民族形态的把握、伦理精神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的细致而深入的探讨,是建立道德教育的合理哲学体系的三个基本学术条件。  相似文献   
993.
狄更斯的童年经历和人生轨迹使他的作品充满着情感和法律的交织与冲突。作为一个温和的人道主义者,狄更斯主张“行善施爱”,极力宣扬人性中善对恶、美对丑的最终胜利,将“爱”高置于法律之上;作为一个清醒的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认为“恶者必亡”,既猛烈地批判资本主义法律的不仁不义,又否定“恶”对法律的肆意践踏,展示了善恶冲突中的情与法、罪与罚的复杂纠葛。  相似文献   
994.
本研究以河南省郑州市5所民办幼儿园随机抽取中班、大班各5个班级,共310名幼儿家长为研究对象,其中流动幼儿161名,非流动幼儿145名。通过家庭嘈杂度量表、幼儿情绪调节策略量表进行测评,比较流动与非流动幼儿家庭嘈杂度及情绪调节发展的实际情况,并且详细研究了家庭嘈杂度和情绪调节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流动幼儿的家庭嘈杂度显著高于非流动幼儿家庭,流动幼儿在认知重建策略维度上显著低于非流动幼儿,在其他情绪调节维度上有显著差异;家庭嘈杂度与积极情绪调节策略中认知重建策略呈显著的负相关,与消极情绪调节策略(发泄和被动应付策略)呈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995.
符号论美学兴起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符号学理论也成了当代哲学及其他许多学科领域核心的理论之一。它的外延与内涵、能指与所指理论备受关注。本文从符号学的角度切入,通过解读柳永《雨霖铃》中呈现的意象符号,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阐释了如何运用符号学理论达到对诗歌内涵的整体把握。  相似文献   
996.
善于移情是一种人际交往能力。采访活动是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人际交往活动。在这个交往过程中,记者运用移情,有助于了解采访对象的社会需要,有助于用自己的情绪感染采访对象,使采访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997.
《性自命出》为郭店竹简中一篇颇为重要的先秦儒家佚籍,篇中有论及音乐之源起、音乐之功能、音乐之宗旨等方面的内容,虽语焉不详,却与《乐记》表现出既相同也相异的音乐美学观念。《乐记》为孔门乐教传承的经典,浸润着孔子及其弟子的儒家思想,集中体现了先秦时期的音乐观。  相似文献   
998.
萧红是现代文学史上典型的“自传型,抒情型”的女性作家,她的文章多出自于亲身经历,其中童年时期的经验对她的影响很大,这表现在,童年经验一方面给予其创作汩汩不尽的源泉,另一方面也影响了她作品的情感倾向。  相似文献   
999.
艺术的本质特性是审美的、创造性的意识形态和生产形态。音乐作为这种特殊形态的艺术,其作品的创作又是一种多元文化的体现,它在生产过程中,始终渗透着生产者主体强烈的情感意向、独特的艺术个性、气质和风格,物化着艺术家主观世界的审美情致、审美体验以及自创的恰当得宜的美的形式构成。因此,在其产品——音乐作品中,必定饱含着丰富的情感意蕴和美学特征。其主要体现在情感与自然的完美谐和、意蕴与形式的高度统一和时代与个性的有力张扬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00.
艺术语言往往以形象观照的审美方式对反映客体和发话主体双重肯定。艺术语言的美的本质是发话主体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在艺术语言的运思过程中,体现了发话主体审美的差异性。艺术语言的产生往往以情感为内趋力,这种情感一旦在内心成熟,就会极力地寻找某种方式呈现和表达出来,它具有感动力和感染力。它通过有限的言语,表达了发话主体丰富的思想、情感以及社会内容。它是个性的表现,不用陈辞乱套,不守定法,而用活法。它虽然具有辞才和辞气,但它自然,浑然天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