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69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111篇
教育   3340篇
科学研究   800篇
各国文化   11篇
体育   296篇
综合类   212篇
信息传播   8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135篇
  2020年   194篇
  2019年   158篇
  2018年   168篇
  2017年   156篇
  2016年   136篇
  2015年   201篇
  2014年   460篇
  2013年   493篇
  2012年   450篇
  2011年   442篇
  2010年   290篇
  2009年   259篇
  2008年   284篇
  2007年   333篇
  2006年   284篇
  2005年   242篇
  2004年   168篇
  2003年   149篇
  2002年   133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面临着国际化和本土化的双重挑战,近年来,理论界在关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同时,高等教育的自主性发展问题越来越受到教育理论界、学术界和海外华人学者的关注。本文着重就学者们对中国高等教育自主性发展的历史反思,中国高等教育自主性发展与中国文化、大学改革及学科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提出了中国高等教育自主性发展尚需继续深入研究的若干根本性问题。  相似文献   
92.
最高人民法院已于今年初收回死刑核准权并统一行使,本文力图从刑事诉讼正当程序理论入手,探讨在我国死刑正当程序建立之前,分析死刑复核程序客观存在的有限正当性。  相似文献   
93.
在20世纪前期的国语运动中,鲁迅以一种对未来负责的积极态度,也加入到了汉字命运的讨论中。他认为字作为交际工具原是大众所创造,但后来却逐渐为士大夫所收揽独占,成为与大众无缘的东西。汉字已经成为民族发展甚至生存的桎梏,改革汉字,刻不容缓。汉字改革应该走拉丁化的道路。他的观点代表了当时汉字改革观点的潮流。  相似文献   
94.
《切韵》系韵书是中古音研究的核心材料,该系列韵书所承载的语音系统是“前溯上古音,后联近代音”的重要枢纽。学界对该系列韵书语音一直保有高度的研究热情,该研究领域而今已是硕果累累。文章将从音系研究、反切考察、又音研究、重纽研究等四个方面概述《切韵》系韵书语音的研究成果,从项目申报和硕博论文选题等两方面呈现其研究趋势,并为后续研究提供些许建议,以求启迪后学,推动《切韵》系韵书语音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95.
社会越发达 ,对信用的要求越高。信用度高 ,社会运作成本就会低。所以 ,伦理道德不仅是一种社会规范 ,更是一种社会资源 ,是一种“资本”。伦理道德这一社会“资本”是转型时期中国最需要又最稀缺的资源。将人类社会道德生活中部分人伦关系和道德活动方式明文化、规范化 ,形成某种制度性社会道德规范体系 ,是挖掘和培植伦理道德这一社会资源 ,最大限度发挥其作用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6.
《英语语法化的演变途径》评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介绍和简评了约翰本杰明公司出版的《英语语法化的演变途径》,向读者展示了部分英语语法结构的历时演化过程,并介绍了脱语法化和象似性的作用等语法化研究中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97.
满族作家老舍的民族归属意识并非像沈从文和张承志等少数民族作家一样,始终自觉彰显,而是以解放前后为界,经历了由潜抑到彰显的转变历程。老舍一生都有着始终如一的满族归属意识,但在解放前一直处于一种压抑状态。直到解放后才开始彰显自己的民族归属意识。  相似文献   
98.
网络文化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晶,对大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它既可以使大学生从中获取新的知识,丰富业余生活,也能够对其产生诸多负面影响。高校图书馆应发挥自身优势,真正使互联网成为图书馆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  相似文献   
99.
开启梦魇的迷宫——残雪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残雪是谜,是一个现代艺术之谜,也是一个关于人的存在和世界本身的哲学之谜。在中国先锋学的里程表上,其本所成就的高度令人瞩目。但长期以来,残雪总是徘徊在艺批评视域的边缘,对其作品的研究亦一度深陷阐释的泥潭而无以自拔。正因如此,对整个残雪研究进行准确把握并做一种综合性的考察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纵向梳理了近20年来的一百多篇相关论,从历时性的角度按年代把它分成三个阶段,同时对各个阶段的研究重心进行横向对比并反思其得失,试图在前人研究的根基上探寻更为宽广的阐释空间,以促进残雪研究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00.
亚里士多德认为万物以善为目的,最高的善是幸福,幸福是合于德性的现实活动,最大的幸福是思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