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7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37篇
教育   1526篇
科学研究   411篇
各国文化   22篇
体育   173篇
综合类   153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26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168篇
  2013年   233篇
  2012年   179篇
  2011年   206篇
  2010年   147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154篇
  2007年   143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126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91.
基于新图书馆和老图书馆文献通借通还的混合流通管理模式,考虑到减少成本开支和开发复杂度,设计了既能与老文献管理系统兼容,又能与老文献管理系统并存并用的无线射频识别(RFID)图书馆智能管理系统。该系统充分利用原图书馆文献信息管理系统中的中央数据库,通过中间件使RFID图书馆智能管理系统与图书馆老文献信息管理系统无缝对接,既体现了RFID图书馆智能管理系统的技术优势,又实现了新馆和老馆之间文献通借通还的管理目标。
Abstract:
Based on the mixed circulation management model of the new library and the old library where the documents can be borrowed and returned freely,and considering the reduction of cost and development complexity,this paper designs a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intelligent library management system,which is not only compatible with the old document management system,but can also exist and work together with it.The system makes full use of the central database of the original library documen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and by the use of the mediators,is integrated with the old library documen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seamlessly,which not only embodies the technical advantages of the RFID intelligent library management system,but also realizes the management aim of borrowing and returning documents between the new and old libraries.  相似文献   
992.
收入分配制度认同感是指员工对组织制定的收入分配制度表现出认可或赞同的具体感受,这种感受会对组织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基于11797份江苏省科技人员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科技人员收入分配制度认同感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科技人员的收入满意度和工作感受对其收入分配制度认同感均有影响,并且收入满意度的影响最为显著;科技人员的收入满意度对其工作感受也有显著影响。根据实证研究结论,最后提出了增强科技人员收入分配制度认同感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93.
本文利用陕西省三大区域494个自然村和全国农业生产数据,测算出陕西省以及其三大区域各农产品的区位商,选择出陕西省特色优势农产品。根据陕西省特色优势农产品种类,提出了陕西省特色优势农产品的培育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994.
为提高科技创新团队的合作效率与合作效果,首先基于和谐管理理论对科技创新团队中可能存在的和谐要素即和谐主题要素、和则要素、谐则要素予以分类分析,然后从科技创新团队固有的关系灵活性、集成创新性特征出发提出了能够表征和谐要素之间错综复杂关联影响关系的网络结构,最后基于DEMATEL方法构建了能够从具有复杂关联影响关系的和谐要素中辨识出关键和谐要素的决策方法。案例应用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科技创新团队和谐要素分类分析理论与关键和谐要素辨识方法能够为指导科技创新团队和谐环境营造起到积极的作用,具有应用可行性。  相似文献   
995.
全球金融危机使许多行业都提前进入了产业战略转折点的大洗牌时期,而这正是中国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绝好机会。那么,如何判断企业所在行业是否遭遇了产业战略转折点呢?在解析产业战略转折点分析逻辑的基础上,首次尝试采用一种综合的方法设计了产业战略转折点的判断系统,并构建了产业战略转折点的判断维度和衡量指标,为产业战略转折点的识别向可量化和可视化的发展提供了一套实用的分析思路与模型框架。  相似文献   
996.
运动员科学选材预测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员选材的关键就是对运动员的未来作出预测判断,只有可靠的预测才能称得上科学的选材,依据运动选材学的理论基础,对影响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各种性状进行量化,运用统计学原理发现各种性状间的稳定规律性,又因遗传基因的多效性,从而发现各种性状间的相关性,进而可以推测出其他性状的潜在能力。运动选材预测的方法多种多样,只有运用科学的选材方法并运用预测理论把运动员未来的潜在能力提前预测出来。  相似文献   
997.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调查等方法,依据层次分析原理构建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重点保护与发展项目的识别指标体系,确定了各层指标权重,并对权重结果进行了详细讨论与分析。  相似文献   
998.
篮球、蹦床运动员在辨别任务中的返回抑制时程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辨别任务形式比较运动员与普通大学生的返回抑制时程特征.实验为"3×2×3"的混合设计,组间变量为被试组别(篮球运动员、蹦床运动员和普通大学生各16人),组内变量依次为靶子位置(线索化位置和非线索化位置)和线索化开始到靶子出现的时间间隔(SOA,400、600、800 ms).结果发现:篮球运动员、蹦床运动员和普通大学生分别在SOA为400、800和600 ms开始出现返回抑制.说明与普通大学生相比,篮球运动员表现出较强的抑制效应,能在较短的SOA中出现返回抑制,而蹦床运动员没有表现出返回抑制能力的优势,需要在更长的SOA中才能出现返回抑制.返回抑制对篮球运动员的心理选材和训练监控、定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9.
李欣  温阳  黄鲁成  苗红 《科研管理》2021,42(1):20-32
研究前沿是科技创新过程中最具潜力和前瞻性的研究方向,尽早识别研究前沿对科学研究、企业研发资源优化配置、政府创新战略前瞻部署等至关重要。针对目前在研究前沿识别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研究前沿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构建机器学习模型来识别出潜在高被引论文,解决利用引文分析法来识别研究前沿的时滞性问题,并将潜在高被引论文纳入研究前沿识别的高被引论文核心文档集中;其次,以高被引论文核心文档集为数据源,利用聚类分析法识别出研究前沿主题,并对研究前沿主题进行对比和评价分析,进而识别出研究前沿;最后,以太阳能光伏电池研究领域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研究前沿识别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000.
摘要:公众认同、制度创新与体育产业发展存在深层次的关系,“公众认同”会激发体育产业发展对制度创新的重视,从而由认同形成推动力,推动体育产业发展的制度创新。以文献资料法、制度分析法作为主要研究方法,对制度创新与“公众认同”的内涵,“公众认同”对体育产业发展制度创新的有效作用及构建“公众认同”推动的重点进行探索。研究结果表明:“公众认同”是制度创新的新思路,“公众认同”包括“观念认同”与“事实认同”,二者的组合是体育产业发展所需制度创新的思想基础和实践驱动力;通过公众的“体育产业知悉”认同、“体育文化”认同及“体育消费”认同能有效推动体育产业发展的制度创新,从而提升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速度。以推动我国体育产业快速发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消费需求,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顺利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