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2篇
教育   38篇
科学研究   9篇
综合类   5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在教育组织互动论与主观论看来,学校组织结构往好处讲只反映了学校的部分现实,往坏处讲则是一种假象。此两类质疑虽揭示了组织结构的形式化问题,凸显了学校组织的微观互动与意义生成之维,但也存在着混淆"真假"与"有无",且未追问"假象"之"真义"的不足。一方面,并非所有的学校组织结构都只是徒具形式;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从合法性逻辑的角度看,形式化的学校组织结构也有着实质性的作用,是学校组织生存与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法律英语语言特征的语体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英语是专门用途英语中最具特色的一种,其使用高度专业化,准确性、庄重性、程式化和逻辑性强的语体特征非常鲜明。掌握法律英语语体的诸多特征,不仅能丰富英语学习者的英语知识,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语言现象,选择恰当的语体,而且对于提高语言交际能力,提高语言运用的有效性和得体性,更好地利用英语这门语言工具进行研究和交流也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3.
对当前科技查新报告的形式化问题进行研究,并对形式化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由科技管理部门主导的新的科技查新管理模式。新的科技查新管理模式能够实现科技管理部门对科技查新机构和查新人员的有效监督,从体制上根治科技查新报告的形式化弊端。  相似文献   
14.
组织结构特性与组织知识创新间关系的实证研究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组织管理的角度切入,在对相关文献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揭示组织结构特性与组织知识创新的相关性,以及组织结构特性与组织激励、信息技术、组织外部环境等的互动与协同对组织知识创新所起的作用,为组织结构特性与组织知识创新间关系的实证研究建立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5.
形式化语言是表征数学知识的工具,它具有表征的科学性、高度的抽象性、表达的简洁性、涵盖的广泛性等特征。形式化语言的培养措施有:循序渐进,符合学生认知序;师生互动,培养学生形式化语言的交流能力;小组协作,培养学生形式化语言的问题解决能力。  相似文献   
16.
革命就是把人从非人的状态中解放出来,它不仅指经济上的富足,政治上的主人翁地位,还应该指精神上的翻身,真正成为一个“人”——有独立思想、自由精神、平等观念及人的正常情感的生命。然而细读王蒙代表作《蝴蝶》,反观张思远解放后的整个革命历程,尽管张思远是真诚地、充满激情地革命着,但从效果和形式看来,它却以一种形式化的革命取代了革命的实质,并最终导致一代人的信仰虚幻。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情理判决所倡导的法意精神是现代审判值得继承和发扬的传统,但如何在吸其精华的同时弃其糟粕是我们这代法律人应思考的问题,弥补古代司法中司法技术的缺陷和司法过程的制度性缺失,实现判决形式化和理性化的结合是有益的探索途径。  相似文献   
18.
政治经济学能否运用数学并形式化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通过对政治经济学发展过程的考察本文发现,政治经济学运用数学和形式化是政治经济学自身发展的一种趋势;政治经济学运用数学应当符合政治经济学的要求,符合数学规范和形式化要求,应当正确处理政治经济学逻辑与数学逻辑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李包庚  魏娜 《天中学刊》2005,20(6):34-36
非形式化是墨家逻辑的主要特点,而亚里士多德逻辑的主要特点是形式化.形式化注重精确性、系统性,但也比较远离现实生活;而非形式化则紧密联系日常语言,但也有明显缺陷.当前逻辑学发展既要注重形式化研究,也要注重非形式化研究.  相似文献   
20.
基于核心知识收放策略的高效教学样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中小学课堂教学存在着追求表演化、强调外包装的倾向,制约着教学活动效能的彰显。高效教学的实践形态之一是核心知识教学,它借助核心知识的收与放而展开教学,其理想样态是"抑教扬学"、"藏教于学"的无痕教学,是以学为本的教学样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