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85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474篇
教育   3347篇
科学研究   1150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171篇
综合类   243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7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124篇
  2016年   141篇
  2015年   133篇
  2014年   333篇
  2013年   449篇
  2012年   382篇
  2011年   459篇
  2010年   324篇
  2009年   328篇
  2008年   341篇
  2007年   340篇
  2006年   351篇
  2005年   328篇
  2004年   296篇
  2003年   280篇
  2002年   202篇
  2001年   169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信息是编辑、校对工作的基础,编辑、校对工作与信息密切相关。随着网络的普及。电子信息日益丰富,运用现代编校手段开展编校工作是时代的要求.有效的网络信息在编校加工文稿过程中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结合工作实践,谈谈如何利用网络信息来提高报刊的编校质量。  相似文献   
82.
本文从讽刺的生命、讽刺的高度、讽刺的方法三个方面,就真实、典型、自描等具体事例,对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讽刺的运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3.
文章从大学英语教学理论和实践的视角,探讨了学生作为自主学习的主体,利用网络技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自主学习效率等问题.  相似文献   
84.
网络时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给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积极影响,同时也产生了消极影响,本文提出了网络时代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85.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是一种用益物权,其可转让性得到了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的承认,可以成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信托的信托财产。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信托关系中的委托人和受益人都是农民集体。 农民集体作为委托人时,由于不具备我国信托法要求的民事行为能力,所以,农民集体的委托行为往往可以由经过其授权的集体经济组织代理。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信托的受托人一般采取信托机构的形式,并有两种模式可以选择,即由政府出资成立的信托机构和商业信托机构。 前者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而后者代表了受托人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6.
重点介绍了大学生公寓在高校后勤工作社会化改革时期新型大学生电气设计的一些思路:包括安全用电,智能用电管理及大学生公寓用电负荷的确定等;强调设计的合理性、安全性以及具体解决的办法;最大限度的满足日后发展的需要,达到用电的可靠性和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87.
某词活用后产生的新义与它活用前的意义间应有某种直接联系,活用与兼类并非完全对立,词义系统中任何一义项上都可能活用,也并非只有实词才可以活用.今人在理解活用时往往不明了这些,于是造成误解,有必要给以更明晰的阐释.  相似文献   
88.
期刊利用率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期刊是反映现实科学化成果最快捷和最敏感的献,是图书馆馆藏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期刊尤其是过刊的利用率,必须在充分认识其意义的基础上,有目的和有针对性地制作好全面反映馆藏的二次献,并且开展一些行之有效的宣传。  相似文献   
89.
This paper aims to gain insight into language production and academic language of 4- and 5-year-old students and their teachers in the course of a teacher intervention during kindergarten science education. The study is based on videotaped classroom observations, and specifically focuses on the academic language use of students (Nintervention = 18, Ncontrols = 26) and teachers (Nintervention = 5, Ncontrols = 5).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is general teacher intervention yields interesting changes in language use and production. Patterns of change over time confirm the idiosyncratic and non-linear nature of these changes. Science lessons represent an appropriate context in which to acquaint students with academic language, which can be used as a basis to build upon more sophisticated language skills.  相似文献   
90.
Abstract

Children’s connection to nature (CTN) is declining with each generation, a concerning trend given that CTN is positively linked to wellbeing and environmentalism. A primary cause of this decline is that twenty-first-century youth engage with screens for several hours each day, which to a large extent replaces nature-based play. Researchers have proposed that this change represents a transition in human orientation, particularly in Westernized societies, from nature (biophilia) to digital media (videophilia). Interventions promoting nature-based play must acknowledge digital-media use as a competing leisure pursuit, but the literature presents little guidance for designing programs that will attract young people who are more oriented toward digital media than nature. Drawing on a wide breadth of research, we address this gap through (1) exploring the implications of videophilia for nature-based programming and (2) summarizing recommendations from a narrative literature review for designing interventions that appeal to digital-media-oriented yout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