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346篇
科学研究   52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23篇
综合类   29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2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21.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investigate factors influencing employees’ knowledge-sharing behavior on social tagging supported systems. Using the strong theoretical background of the well-known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 this paper proposes and empirically validates a model that fits the social and technical nature of social tagging tools within the public sector. The analyses in this paper were based on data collected from a large survey of more than 480 respondents working for two public organizations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findings demonstrate a significant impact of the role of social presence in encouraging employees to create and share content. Further, there is a stro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enefits employees receive from using tagging tools and their creation and sharing of tagged content. Specifically, the following factors showed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employees’ creation and sharing behavior, specifically their attitudes towards and intentions to create and share tags: perceived ease of use, perceived usefulness, social presence, and pro-sharing norms. For researchers, the paper offers an opportunity to further study knowledge-sharing behavior regarding social media technologies. The findings should motivate practitioners to inject these tools with a social aspect so that employees are encouraged to share content.  相似文献   
22.
孙前路  房可欣  刘天平 《资源科学》2020,42(12):2354-2369
农户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意愿与行为是农村环境改善最为直接的动力,也是实现农村生态宜居和生态文明制度改革细则出台的重要依据。为细致探究农户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意愿与行为,本文基于社会规范和社会监督的视角,利用西藏707户调查数据,运用广义连续比模型,通过对样本数据分组,综合分析了农户人居环境整治参与意愿、行为及意愿与行为一致性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①农户具有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意愿的占比略超过一半(51.77%),但参与意愿与行为一致性较差;②邻居参与积极性、保洁员监督、村庄人居环境改善能减少疾病传播等因素对农户参与意愿与行为均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③农户的文化程度、村民监督及政府宣传有利于农户参与意愿向参与行为转化。本文的研究结论支持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政府主导、农户参与的整治模式,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同时对政府出台农村环境管理政策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3.
《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发布实施已有三年时间,执行过程中发现在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界定、现金流量的分类、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的具体理解和操作上存在一些问题,需加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24.
立法语言指规范性法律文本使用的语言。法律规范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最高的行为准则,具有无可置疑的法律效力,因此在语言运用中必须充分显示出法律规范的权威性。以系统功能语言学派德语域理论为基础,从语篇的语言实现形式入手揭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法律规范蕴涵的法律权威性。  相似文献   
25.
新闻专业的学生由于受到国家相关就业政策、高校扩招、新闻行业发展变革的影响,以及自身专业狭窄和综合素质不高的制约,他们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新闻专业教育要应对这一严峻的就业形势,须加强通识教育、培养特色人才以及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精神。  相似文献   
26.
近年来随着大学生学术不端行为的不断曝光,人们对于大学生的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情况也越来越关注。本文主要在了解此类问题的现状、探究问题产生的原因、论证开展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措施。希望可以为解决大学生学术不端行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7.
新常态下,中国银行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质的变化,为应对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存款保险制度实施直接挤压商业银行盈利空间,互联网金融业挤压、替代传统金融,国家发展新战略的实施分流高价值客户等挑战,中国银行业须采取激进式改革模式。  相似文献   
28.
住建部批准颁布的新版《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 50353-2013)于2014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本文通过分析建筑面积计算的新旧规范,指出两者的差别,对新规范中相关条文进行详细解释,使工程造价人员对新建筑面积计算规范有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为设计人员进行经济、合理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9.
With a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approach, this essay reveals four types of discourses:discourse of examination, i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regulat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power relation among...  相似文献   
30.
Aristotle's concept of ethos is primarily one based on civic duty, and as such loses its specificity when extended to the scientific forum. By adapting Aristotle's traditional concept of ethos to contemporary social norms of science, a link can be established between classical theory and contemporary practice. In this essay, I use Robert Merton's theory of the normative conditions of science to perform a meta‐critique of the use of ethos in four case studies. This meta‐analysis reveals the dual structure of ethos as reflected in a surface structure of style and a deep structure of argu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