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1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66篇
教育   2507篇
科学研究   628篇
体育   193篇
综合类   23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3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192篇
  2013年   227篇
  2012年   296篇
  2011年   338篇
  2010年   204篇
  2009年   196篇
  2008年   210篇
  2007年   274篇
  2006年   275篇
  2005年   226篇
  2004年   192篇
  2003年   176篇
  2002年   139篇
  2001年   105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意义]确定基于引用关系提取关键文献时各种方法的优缺点、适用场合,从而使用户快速捕捉领域重要文献,掌握领域概貌。[方法/过程]基于文献引用关系,从文献被引频次、文献引用网络、文献共被引网络3个角度,结合HistCite、CiteSpace等软件探讨领域关键文献的识别方法,通过同源数据的实际验证,对不同方法进行判别比较。[结果/结论]基于被引频次的方法更适合选择特定领域中哪些文献对总体文献的科学进步产生重大影响角度提取关键文献,对应的关键文献集合呈现非常分散的特性;基于引用网络的方法更适合从特定领域研究动态提取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文献,对应的关键文献集合呈现非常明显的集中特性;基于共被引网络的方法更适合从特定领域研究基础角度提取关键文献,对应的关键文献集合呈现较强的集中性,且能发现原始采集中未发现的大量关键文献。  相似文献   
32.
附着化是一个实词演化为附着形式的过程,英语的助动缩略形式“Ⅱ”和汉语复数标记“们”都是由实词逐渐虚化为附着成分的。论文尝试运用语法化的理论,解释“'Ⅱ”在句法形态层面上引起的“不一致”现象和“们”的“语法词缀”说所遇到的困难,通过对比影响二者附着化的相关因素来分析各自的语法化特点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3.
从虚拟制造的形成背景,介绍了虚拟制造的特点、分类;并对虚拟制造的核心技术及理论体系等多方面进行详细阐述。最后就虚拟制造的应用和虚拟制造技术的发展潜力和国内外现状进行系统介绍。  相似文献   
34.
从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出发,挖掘“核心竞争力”这一概念对于高校深刻影响,进而结合我院近几年校园文化建设的特色与趋势关注,提升我院核心竞争力中的作用,以助力核心竞争力提升对我院新一轮校园文化建设提出建议性意见与前瞻性规划。  相似文献   
35.
因为在Turbo C 2.0编辑环境中不支持鼠标,所以对该环境的操作需要通过菜单功能来实现。但是,有一些操作通过菜单不能实现,这时就需要用快捷键来完成,而且快捷键使用起来比较方便。  相似文献   
36.
随着旅游开发的进一步深入,民间的节庆活动也被当作旅游开发的资源。运用民俗学与旅游人类学的理论方法分析影响文化展示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找到文化展示的方法,对当前旅游环境下民俗文化的保存与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7.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又是一种语境。人们的交际活动除了与一定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相联系外,还与一定的民族、一定的时代的文化有密切的联系。文化语境不仅制约和影响着语言要素的选用和变化,而且还制约和影响着交际者对语言的理解。  相似文献   
38.
针对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监督,论述了其理论和实际意义,介绍了监督的内容,分析了四种监督的体系关系。  相似文献   
39.
对木棉Bombax malabaricum次生木质部导管分子进行了观察研究.在木棉的次生木质部导管分子中存在着许多不周的样式,分别对其进行了描述,并从导管分子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的角度进行了讨论.木棉导管分子中还存在着特殊的样式,对其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0.
本文对亚硝酸盐及其相关物种的产生来源及其人在其中的暴露环境进行了剖析,认为有内源性与外源性双重作用,并具有各自的规律,而内源性与外源性的结合是危险因素,并对其暴露结果及其阻断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