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83篇
  免费   308篇
  国内免费   123篇
教育   18238篇
科学研究   1780篇
各国文化   12篇
体育   2140篇
综合类   1683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185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200篇
  2021年   399篇
  2020年   669篇
  2019年   523篇
  2018年   368篇
  2017年   400篇
  2016年   389篇
  2015年   695篇
  2014年   1672篇
  2013年   2210篇
  2012年   2282篇
  2011年   2219篇
  2010年   1520篇
  2009年   1266篇
  2008年   1537篇
  2007年   1762篇
  2006年   1753篇
  2005年   1379篇
  2004年   1247篇
  2003年   947篇
  2002年   839篇
  2001年   626篇
  2000年   380篇
  1999年   140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81.
The engagement of teachers as raters to score constructed response items on assessments of student learning is widely claimed to be a valuable vehicle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evidence behind those claims from several sources, including research and reports over the past two decades, information from a dozen state educational agencies regarding past and ongoing involvement of teachers in scoring‐related activities as of 2001, and interviews with educators who served a decade or more ago for one state's innovative performance assessment program. That evidence reveals that the impact of scoring experience on teachers is more provisional and nuanced than has been suggested. The author identifies possible issues and implications associated with attempts to distill meaningful skills and knowledge from hand‐scoring training and practice, along with other forms of teacher involvement in assessment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The paper concludes with a series of research questions that—based on current and proposed practice for the coming decade—seem to the author to require the most immediate attention.  相似文献   
982.
从编辑的角色定位谈青年编辑的素质培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以社会学的角色定位理论为基础,从道德修养、公共关系、市场经营和综合决策等4个方面论述编辑的角色定位,分析青年编辑应具备的素质.  相似文献   
983.
卢巧云 《图书馆论坛》2005,25(4):119-121
针对多科性大学在专业结构调整中呈现出的新增专业多、重点学科建设突出的特点,探讨多科性大学图书馆专业文献体系规划,对体系各组成部分在建设中的关键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设性对策,介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图书馆专业文献建设实践过程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984.
构造良好心理,克服流通工作人员职业倦怠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徐卫 《图书馆论坛》2005,25(5):216-218
分析了高校图书馆流通工作人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克服措施。  相似文献   
985.
复合型人才与图书馆员职业生涯规划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孙继林 《图书馆论坛》2005,25(6):322-324
图书馆为适应数字化的发展趋势需要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图书馆引进了高学历人才后,要提供符合其发展需求的平台,促使其在岗位上为图书馆业务建设贡献力量.职业生涯规划是一种有效的人才管理方法,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986.
广州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机制建设研究   总被引:37,自引:2,他引:37  
束漫 《图书馆论坛》2005,25(1):60-63
介绍了学科馆员的定义和发展历史以及在国内几所高校图书馆的实行情况,在此基础上结合广州大学的实际提出了广州大学图书馆建设学科馆员的方案。  相似文献   
987.
构建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发展模式之我见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学科馆员制度是馆员的创新运用,这种为馆员提供成才的较好模式实际蕴藏着高校图书馆员的发展方向。从馆员个人能力发展需要以及图书馆实现馆员创新运用角度考虑,笔者提出了构建三种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发展模式思路。  相似文献   
988.
本文从哲学方法论角度对业界图书馆精神的研究与争鸣现象进行了反思,认为学术研究与争鸣应首先明确论题中的主要概念,遵循逻辑学基本原理;要应用联系与发展的历史观与唯物辩证法去思考图书馆精神研究现象,从现象中把握本质。文章在明确了“图书馆精神”诸概念与揭示了业界图书馆精神研究的本质的基础上,对程焕文、于良芝的图书馆精神理论进行了评析,并对黄俊贵与程焕文的图书馆精神争鸣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对黄俊贵的论点做了简要批驳。  相似文献   
989.
张政宝  朱美华 《图书馆论坛》2007,27(2):52-53,56
网络环境对图书馆信息伦理产生了重要影响。与传统图书馆伦理相比,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伦理的内涵和特点均有了很大变化。保证用户平等公正地获取图书馆信息资源、保护用户信息隐私、杜绝馆员滥用信息权力是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伦理建设的主要任务。为此图书馆需要在资源、制度、交流、监督、教育等多个方面加强和改进工作。  相似文献   
990.
新闻报道歧视现象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曾庆江  夏兴通 《新闻界》2007,(3):119-121
新闻报道中的歧视现象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话题。歧视现象的表现类型有性别歧视、地域歧视、职业歧视、身份歧视以及年龄歧视、生理缺陷歧视等。歧视现象出现的原因很复杂,大致有:传统文化积淀的产物;经济利益的诱导;新闻工作者视野的狭窄性;人文关怀的缺失;法制观念的淡薄等。要克服新闻报道中的歧视现象,应当从以下一些方面做工作:破除传统观念的束缚;处理好媒体伦理和社会伦理的关系;加强记者的职业操守;加强人文关怀意识,增强法制观念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