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23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4篇
教育   2992篇
科学研究   282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208篇
综合类   216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65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117篇
  2014年   284篇
  2013年   484篇
  2012年   387篇
  2011年   251篇
  2010年   164篇
  2009年   163篇
  2008年   261篇
  2007年   316篇
  2006年   335篇
  2005年   271篇
  2004年   262篇
  2003年   226篇
  2002年   233篇
  2001年   167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大学英语教学应该承担多种功能。但在实际授课中,大学英语课堂却在实用主义、观念狭隘等因素的影响下,异化成了简单技能培养和表层知识传授的场所。中国文化的英文表述、中西文化内在的思维差异、还有道德教育均遭到了不同程度的"阉割"。从微观和宏观相结合的角度出发,参照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在重新审视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种种缺陷的基础上,分析这些缺陷的成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2.
占有概念与物权制度密不可分。占有制度的发展,反映了占有与所有权分离的历史过程,占有具有三大功能:权利推定功能、权利取得功能、权利保护功能。中国应该构建所有权、占有与占有权、他物权三权鼎立的物权法格局。  相似文献   
53.
个人道德是社会道德的内化,是一定时期社会道德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反映和体现。提高社会的道德水平,应该首先从个人的道德建构做起。先进的个人道德不仅符合时代的发展方向,而且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还有助推作用。  相似文献   
54.
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是高职教学中的重要工作,也是高职学生工作中的重点。为了更好地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要转变思想观念、优化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做好学生工作、鼓励教师挂职锻炼、积极开展校内职业能力培训、注重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55.
我国社会学界对个人社会化的目标和标准问题的忽视并不意味着该问题不重要,以人作为类所应具有的本真意义为背景,结合西方社会的发展走向,联系我国转型社会的实际,可以推出社会化的原典标准和道德性目标,在应然思想方式的指导下,将社会化的目标和标准结合并统一起来,就能在更高层次上指导角色认知和角色实践,昭示社会化研究的新动向,引导社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6.
儒学中的道德观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通过对儒学中道德涵义的考据,可以发现人之为人的内在根据。社会中外在的制度以及礼仪、风俗规定了道德的含义,人与道德的关系也就是制度中的人的依据,因此,现代儒学语境中的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虽有区别,但根本目的是一致的,即都在于成人、成士、成德。  相似文献   
57.
新会计制度的颁布实施,增大了会计处理的选择空间。会计人员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进行职业判断的内容也有所增加,从而必然对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尤为重要,它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全过程,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58.
互联网以飞快的速度发展,青少年学生是网络的主力军。网络在带给社会生活巨大变革的同时也对青少年的行为准则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不良的网络行为引发了道德失范。据此,章分析了存在于青少年身上的不良网络行为和网络道德危机,探讨了如何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59.
中美学校道德教育内容比较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为此,各国都非常重视道德教育内容的改革。美国是世界上教育和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研究分析中美学校道德教育在内容上的异同,进而批判地吸收和借鉴,将为我国学校道德教育改革提供一些探讨性的思路。  相似文献   
60.
对学校网络环境下的德育教育的意义、方式方法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了探究.提出了加强网络德育工作的许多积极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