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25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4篇
教育   2992篇
科学研究   282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208篇
综合类   216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65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117篇
  2014年   284篇
  2013年   484篇
  2012年   387篇
  2011年   251篇
  2010年   164篇
  2009年   163篇
  2008年   261篇
  2007年   316篇
  2006年   335篇
  2005年   271篇
  2004年   262篇
  2003年   226篇
  2002年   233篇
  2001年   167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当前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由于受到市场经济价值观念和国际形势多元化的影响,呈现出政治功利性、价值取向多样性、学习浮躁化等问题和特点。这些新问题和新特点给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这些新问题、新特点,高校德育工作者应与时俱进,树立和践行新的德育理念,切实保障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应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质;应积极创新德育方法和手段,切实有效地加强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82.
谈大学生择业心理与就业观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择业是大学生人生道路上的一个转折点,因其重要而引发大学生复杂的择业心理,表现于心态矛盾、期望过高、不分正业的三类心理。引起此类择业心理的因素主要是由社会环境及个性所造成,解决这种心理压力的办法是需要加强就业观教育、综合素质教育、择业观教育以及正确自我评价。  相似文献   
83.
新时期高校教师道德建设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校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建设者、接班人的重要阵地,高校教师的道德建设对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有着影响、示范和辐射的作用。我们应当坚持并贯彻“以德治国”的战略思想,抓住当前有利时机,采取各种措施。通过多种途径,切实加强高校教师的道德建设,确保高校教书育人工作健康有序地进行。  相似文献   
84.
从社会转型期道德失范的实际出发,对其产生的原因和影响从事物发展的否定的环节、社会历史发展的层面以及当前道德教育和实践的缺位等方面进行理性分析,并努力地子求重塑适合社会发展要求的道德规范体系,积极探求实现社会规范的途径和方法,可以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5.
严峻的就业形势使相当一部分高校毕业生产生了种种心理问题,因此,充分认识择业指导的意义,深刻分析高校毕业生择业中的心理问题及对择业的影响,引导高校毕业生自觉地进行心理调适,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承受挫折、化解冲突和矛盾的能力,以实现顺利合理择业,就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86.
21世纪人类任重道远,教育作为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的实践活动,应该在环境教育,和平共处、共同发展、新道德建构和实施、人精神等方面承担起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87.
姆士提出,实用主义方法是一种确定方向的态度,它不是看最先的原则、范畴,而是看最后的效果和事实。这种重效果思想对于冲击中国传统的重名轻效果的思维方式对人们的束缚具有重要意义。儒家的重名轻效果、重义轻利的思想导致了中国社会停滞落后。这种思维方式也是我们党犯“左”的错误的重要思想根源之一。实事求是的实质是突破这种僵化的思维方式,重视实践效果,坚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相似文献   
88.
国外官德建设的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的官德建设与其现代化建设进程是紧密相联的,它主要体现在先进的管理理念,规范的、具有操作性的规章制度,科学的官德教育手段和良好的公民道德基础等。我们总结国外官德教育的成功经验,通过比较和借鉴促进我国官德建设,这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非常有益的。  相似文献   
89.
杨一笔 《高教论坛》2003,(1):91-93,98
本文认为培养适应新世纪人才竞争挑战的高素质的专门艺术人才,专业艺术教育应重品德,重基础,重学养,重个性教育。  相似文献   
90.
当今的网络文化存在着网络价值失衡、网络技术失制、网络生存异化、网络消费失当、网络自由失范等病理特征,对网络道德建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人们必须从提升网络文化的人文意识、促进网络主体的生成和发展、加强网络公德建设和私德修养、引导网络文化的融合、加强网络安全技术等方面促进网络道德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